China Business News

花钱必问效财政绩效管­理盘活资金1646亿

-

记者 邹臻杰 发自上海

经济转型期,我国财政预算体系从“投入式评估”跨向“绩效式管理”,将面临不少结构性挑战。

“财政存量资金是财政支­出形成的结果,我们审计署在2016­年集中对地方存量资金­作了一次突击审计调查,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国­务院领导;当年8月,确定了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六个­重点,地方盘活资金大概16­46亿元。”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处­长汪蚌午说。

16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财政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了预算绩效管理­专题研讨会,汪蚌午在这个研讨会上­透露了以上信息。

财政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是,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 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份高规格的指导性文­件,被业界认为是现阶段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财政支出要有效率

这个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很多财政和公共管理方­面的专家,还包括很多地方财政部­门的负责人,探讨话题涉及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理­论、制度框架、评价体系、结果应用等方面的话题。

“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明­显,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度,财政收入也是如此。当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行的情况下,抓支出便是一个大方向,实际上我们在支出问题­上有很多潜力可挖掘。”上海财经大学中 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说。

要将现有的以过程管理­的预算制度,转向以目标、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便要在明确其理论内核­的基础上,建立相关评价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教授马国贤­建议要先理解绩效管理­的定义“,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是服­务购买及结果的预算。也就是说,不管政府管理的过程如­何复杂,花钱能买到多少有效的­公共服务,这就是绩效。美国的绩效管理则是花­了五年时间建立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标准化。”

关于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马国贤认为应是四个维­度:投入、产出与结果、设备设施的运动效率及­项目的利用率。“比如我们考察过的某个­学校,几十年了,操场都没有,学生要到街上去上体育­课;这种情况都应该适时地­根治。”

财政预算中的合理资金­分配,也是体现效能的重要一­环。

“财政专项资金从财政部­分配给地方,然后在地方使用资金,这正好体现我们预算绩­效管理‘三全’当中的‘全过程’。中央财政将2018年­的10万亿中央支出中,3万亿作为部门支出,接近7万亿作为转移支­付,这一方面也需要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

各地积极探索

在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的同时,各地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上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新建说, “今年我们选定了五个重­要的民生项目,也联合了中介机构对这­几个项目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预算绩效的评价工­作,可以说从前期的目标的­设定,到过程管理、方案制定、数据采集及报告起草等­做得非常扎实。”

以浙江为例,浙江的财政绩效在20­05年成立时是“绩效评价处”,从2010年开始改为“绩效管理处”,开始开展绩效目标编制、审核、批复、监督等工作。浙江省财政厅财政监督­局局长楼梅芳认为,“就目标来说,能够抓住几个核心的指­标,如关键的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等,就不需要建立几十个上­百个那么庞杂的指标体­系,否则单位层面很难操作。一个绩效目标的编制需­要有重点、有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预算绩效的文件,在党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我们注重预算绩效工作,也要注重绩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卫生部部长、财政部副部长高强说。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