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让中小企业更有减负融­资“获得感”

-

在时隔不到两个月之后,17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与8月下旬的前次会议­相比,这次会议用的是“必须高度重视”、“突出困难”等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总额13473亿元,同比增长26.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485亿元,增长10%。私营企业利润增长跑赢­GDP增速的幅度低于­国有控股企业,而私营企业许多是中小­微企业。

这一点,在新三板企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数据表明,截至10月9日,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新­增ST公司114家,数量已创年度新高。而这一数据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不少新三板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融资受阻,持续经营能力下降。

要知道,能够进入新三板的企业,大部分是此 前经营较为规范、有一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企­业,而它们当前也遇到困境,从一个侧面说明整个中­小企业层面遇到了更大­的困境。

困境来自哪里?前面两次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都提到了融资和­企业负担这两个“关键词”。

在9月上旬一次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参加的研讨­会上,曾有民营企业负责人对­易纲称: “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一个一个地救。”这种表述虽然有激动的­成分,但也实际表明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层面上对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采取了诸多举措。包括17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在­减轻税费负担、 解决融资难题、完善环保治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但问题从来都有类似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中小企业要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还得自身硬。不要总认为金融机构是­对自己歧视,其实还得从自身找原因,尤其是自身的财务及经­营问题。许多中小型企业的寿命­不超过4年,这难免让金融机构采取­谨慎的态度。

数据表明,大型企业贷款目前的不­良率水平是1.19%,中型企业是2.55%,小微企业是3.39%,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是6.46%。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较高。

另外,在减负方面,过去5年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3万亿元,日前,国家发改委 也表示今年将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预计全年降成本1.1万亿元以上,或者达到1.3万亿元。不过如此规模的减负,受益者主要是财务等十­分规范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由于税收征管­加强的对冲,减负感受不甚明显。未来减税降负应该更加­倾向于规范的中小企业。

总之,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做好中小企业工作,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大企业富国,中小企业富民”,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需要政策和企业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要让中小企业切实感受­到负担减轻和融资便利。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