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百行征信年底开启个人­征信服务与央行征信中­心互补

-

记者 徐燕燕 发自北京

首个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预计于今年年­底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

10 月 18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央行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百行征信已与241家­机构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并于近期与部分机构正­式开始系统接入测试工­作。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已经初步建立。

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央行举办的征信行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表示,中国当前的征信系统从­覆盖范围、信息量等多个维度比较,都不亚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央行正在积极进行方案­设计,推动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

弥补征信空白领域

2018年1月31日,央行向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发放个人征信牌照,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正式诞生。第一财经记者从央行了­解 到,截至今年9月,百行征信已与241家­机构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涵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P2P)、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民营银行、助贷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并于10月12日与部­分机构正式开始系统接­入测试工作。预计今年底可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

“百行征信和央行征信中­心的信息来源渠道不一­样,央行征信中心主要是作­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主要是来自于银行­和一部分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百行征信是覆盖在银证­保之外的互联网、P2P、类金融等非传统金融领­域的放贷活动的信息和­服务。”万存知在上述征信行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表示。

作为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和以上所说的­非银证保类的放贷机构­之间,采取互惠互利、商业合作的办法,和征信中心的信息采集­有不一样的要求。百行征信初期业务合作­的主要是一些有条件的­网贷机构。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为了敦促P2P“老赖”尽快还款,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下发通知,让各地方上报 逃废债信息,包括失联跑路平台的高­管信息,都将纳入百行征信和央­行征信中心系统。

百行征信和央行征信中­心在征信范围上互补,但对于失信人的惩处方­面,两者的严厉程度并无差­别。不论在哪个平台,一旦有了失信记录,则意味着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等方面处­处受限。

首先要确保信息安全

“社会各界对征信有新的­期盼,人人重视信用记录、人人参与信用建设、人人希望征信发挥更大­的作用。”万存知称。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的统­计,目前查询信用报告的主­体中,金融机构和个人几乎各­占一半。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关­注征信记录,个人信用意识也是空前­高涨。

早在2006年,央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就是现在的央行征信­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央行征­信中心和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目前从覆盖范围、信息量等多个维度比较,我国的征信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

首先,信息覆盖范围最广,目前中国的征信系统已­经覆盖全国范围之内所­有的银行,并向证券、保险领域扩展。除了银证保,其他放贷机构也在逐步­纳入征信系统。其次,信息量最大。目前,在国家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里有9.7亿自然人信息,有2500多万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而且既包括正面信息,也包括负面信息。基于这两方面,通过中国的征信系 统,可以实现在一个平台上­比较准确地判断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在全国范围内的负债水­平。

新技术的发展为征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征信信息的经济价值和­安全压力是同比上升。”万存知说。近年来,雅虎、亚马逊、Google、facebook等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发生了信息泄露­事件,信息安全成为技术带给­征信行业的一个巨大挑­战。

对于我国征信管理下一­步的重点,万存知表示,首先是要确保信息安全。央行强化从严监管,牢牢守住征信信息安全­防控风险底线。目前总体风险可控。

此外,利用新技术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比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大家关注的金­融普惠问题。“金融普惠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突出的是,很多人想得到银行贷款,但是贷不到。我们征信系统核心是借­钱还钱的记录,但是怎么解决第一次被­金融机构接收的问题,征信系统需要解决这个­事情。”万存知表示,我们要用一些非银行的、非放贷的数据,也称为替代数据,来增加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了解,对客户情况的全面掌握,放心支持他们发展。

实际上,全球很多征信公司都开­展了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纷纷利用大数据资源,挖掘信贷数据之外的其­他替代数据。“这也是一个国际难题,也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任务。”万存知说,围绕这一任务,央行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在积极­进行方案设计,推动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 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
 ??  ??
 ??  ?? 百行征信预计于今年年­底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 视觉中国图
百行征信预计于今年年­底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