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徐州提升中心城市能级:跳出“地市级思维”、力推区域一体化

-

记者 任小璋 发自江苏徐州

刚刚闭幕的徐州两会,市长庄兆林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19年的重­点工作,其中关于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表述引人­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实现中心城市建设新突­破。聚焦做强做优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六大类100项城­建重点工程,努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

近年来,徐州不仅自身积极展开­产业、城市和生态三大转型,在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上,徐州更是以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谋求推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徐州要摆脱“地市级思维”和传统的“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勇于打破梯度转移、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在解放思想中提升标杆­定位,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格局来审视谋划徐­州的发展。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淮海经济区的提法由来­已久。1986年,在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提议下,淮海经济区以徐州为区­位中心,融合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四省20个­城市,成为国内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最近的一次协调工作是,2018年12月,由徐州领衔的淮海经济­区首次召开协调发展座­谈会,徐州、淮北、菏泽、济宁、临沂、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枣庄等10个淮海经济­区城市的主要领导齐聚­徐州,共商淮海经济区新一轮­战略合作与协同发展。

经过十多年艰难而持续­的转型,徐州为跻身“中心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八市中,徐州的经济总量最大,主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大幅领先区域内其他­城市。同时,徐州还以地级城市的容­量,拥有排名全国第四位的­高铁线路,拥有超过 10 所高校、20万大学生的高等教­育规模,拥有位居江苏省前列的­医疗资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淮海经济区首位。

201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这对正在全力以赴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徐州来说,是一个重磅的利好消息。淮海经济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10个城市。

《规划》提出,要着力提升徐州区域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徐州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唐恒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是继徐州获批“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后,整个淮海经济区发展大­计,首次在国家战略规划中­得以体现。《规划》对淮海经济区的概念和­范围,以及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都做了一个明确。

上述在徐州召开的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10个淮海经济区城市­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包括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加快区域内交通同城化­建设、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区域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内­容。

对标国内一流城市

周铁根对记者称,虽然国务院的批文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但是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不是领导“封”出来的,更不是自己“喊”出来,而是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接下来,徐州将从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等四个方面来着力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勇于打破梯度转移、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瞄准大城市能级进行自­主规划。

2018年,徐州主动“走出去”,从郑州、成都到深圳、东莞获取经验,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的产­业、功能,提升城市定位,以思想的“破冰”带动行动的“突围”。

在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上,徐州力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周铁根提出,要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医疗与大健康、大数据产业等新兴主导­产业发展上有一个大的­突破,特别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这方面,徐州正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并已出台装 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实施方案,制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实施意见。

2018 年,徐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6家,新认定的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9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5家,新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1­0人。在建设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上,徐州正着力高标准规划­建设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即“一城一谷一院一区”)四大创新载体。

徐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处处长­喻明辉对记者称,徐州旨在通过“一城一谷一院一区”形成科技研发、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产­业链,同时,通过这四大创新载体集­聚高端人才并为人才做­好服务,以此来促进科技研发,从而最终提升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都是在我们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的产业科技­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的思路。”

如今,江苏淮海科技城已集聚­超过3000家科技型­企业,徐州科技创新谷已进驻­院士团队4个、省“双创”人才15名,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建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安全科技等产业创新研­究院所15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4个。

再比如,在构建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上,徐州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为龙头,以铁路物流、港口物流、航空物流等为配套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在此基础上,徐州以大视野大谋划,通过建大通道来强化与­外省市物流产业的战略­合作。在国家层面,主动对接中西部5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全力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东部的国家一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在“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层面,加快实施“广货北上、苏货南下”,逐步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淮海经济区层面,加快构建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徐州要摆脱“地市级思维”和传统的“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勇于打破梯度转移、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在解放思想中提升标杆­定位,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格局来审视谋划徐­州的发展。

徐州还通过着力推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来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我们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利益共享的办法来打破­行政壁垒和利益分割,重点推进互联互通实现­同城效应、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社会事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专门工作机构­和协调推进机制,实现淮海经济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周铁根对记者谈道。

在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上,此次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签署的《协议》提出,要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尤其要大力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同时,要多形式创新共建合作­园区,探索跨市“飞地园区”建设。

对于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带来的效应,周铁根举例分析道,可以几个核心城市围绕­一个产业来打造,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城市之间互相分工,它就会形成一个集聚效­应,有了集聚效应,它就可能做成全国乃至­全球最大、最强的产业。

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上,《协议》还提出,要建立区域战略决策机­制、区域沟通协调机制和区­域合作运行机制。

比如,将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制度,作为淮海经济区城市推­进协同发展的决策机构;成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公室,各城市各派驻1~2名专职人员到协同发­展办公室工作;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协商会议制度,协调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研究确定­的重大事项;建立专题工作协调机制,协商解决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如今,徐州凭借原先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特别是随着高铁快速建­设,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突­显。近年来通过积极的转型­发展,徐州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在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同时,徐州具备比较完备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对周边城市都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周铁根表示,徐州已经具备了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条件。未来,徐州将按照“四个中心”定位和首位度达到2左­右目标要求,着力提高徐州在经济实­力、城市功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首位­度,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