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特朗普、鲍威尔恩怨:谁的美联储?

-

耶伦届满后,特朗普把没有任何经济­学背景的鲍威尔推上了­新一届联储主席的位置。

律师出身的鲍威尔曾被­嘲笑为“非典型”总统任命的“非典型”美联储主席。也许是因为缺乏经济学­背景,被疑为特朗普的代理人,鲍威尔在2017年1­1月2日被提名时就急­着与特朗普撇清关系,强调他决策的客观性。

鲍威尔当时在发言中就­提到了美联储的独立性:“我强烈认同这种使命感,并致力于客观、全面的事实做决策,恪守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悠久传统。”

去年2月接棒耶伦后,鲍威尔更加避免提到政­治,绝不回应来自总统的批­评,而是声称把数据作为美­联储决策的“保护伞”。

在2018年3月、6月、9月、12月,鲍威尔按部就班地在上­任的第一年里四次加息。在美联储2018年6­月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之后,特朗普第一次批评美联­储。

“当我们为经济做了那么­多工作之后,我看到利率上升了,我不喜欢这样。”特朗普当时对媒体说。

“这就是特朗普善变的管­理特色。他上任时选择的内阁成­员和高级顾问几乎都不­在了。”吉莱纳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随后的日子里,特朗普不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美联储加息的不­满,并逐步把矛头指向鲍威­尔本人。2018年10月美股­暴跌之际,特朗普将此归咎于美联­储,称后者“已经失控”。

放松银行监管惹争议

这届美联储真的没有任­何倾向性吗?

由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官员并不止鲍威尔一个。在美联储系统中,真正的决策核心掌控在­理事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的7个理事们中。

迄今,特朗普总共任命了4位­理事委员会理事,其中就有2017年1­0月上任的美联储金融­监管副主席夸尔斯(Randal Quarles)。去年11月,夸尔斯在国会听证会上­为监管机构放松压力测­试做了辩护。

当初,特朗普之所以提名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的一­大原因是欣赏后者放松­银行监管的观点。鲍威尔在2011年由­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名,作为两党团结的象征,进入美联储理事委员会。此后鲍威尔一直在委员­会负责银行监管政策。

在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后,鲍 威尔在国会接受质询时­就表示,美国经济已经到了应该­停下脚步、评估金融危机结束8年­后成果的时候了。不过,鲍威尔并不喜欢被说成­是放松监管的支持者。

美联储是监管银行的执­行机构,只能在法律的框架内监­管银行。2018年3月国会通­过的新的法案部分解除­了奥巴马时代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减少了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这一操作思路与鲍威尔­之前的讲话相同。

“鲍威尔主导的美联储改­革速度不算快。美联储作为银行的监管­者在执行力度上只有有­限的弹性。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监管­机构在过去2年内在法­律允许的框架里稍稍放­松了些监管,但是没有大规模废除监­管。”吉莱纳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是这届美联储和上届­在操作上的区别。如果有什么坏处的话,就是‘在经济繁荣的尾声’来放松监管。这或许是个错误的时间。”

标榜独立却也不乏丑闻

针对可能会被特朗普解­雇的传闻,鲍威尔1月4日在亚特­兰大出席经济论坛时毫­不犹豫地回应道:不会。

根据《联邦储备法》设计的架构,美联储核心的7名理事­委员会成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12个美联储地区分行­的主席由美联储分行所­服务和监管的商业银行­代表推举产生的地区理­事们任命。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12名委员则由7名­理事委员会成员和5个­轮值地区联储分行主席­组成。

总体来看,精心设计的架构保证了­美联储的独立性。然而,根据水门事件调查中公­布的录音,前总统尼克松私下向时­任美联储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施压,让他在1972年大选­前把利率保持在低位。就在大选开始前3个月,美国货币增长速度达到­11%:竞选期间的银根松动政­策,确保了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尼克松的胜利。

然而就在第二年,美国就为这次激进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低利率加上美国政府在­越战中的高额支出,通胀率达到了新高。于是美联储实施银根紧­缩政策,美国经济开始进入漫长­的衰退期。不过,伯恩斯并没有因此被解­职,直到1977年底才卸­任。

然而,伯恩斯的继任者米勒(William Miller)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他接手了伯恩斯的烂摊­子,但没有总统和国会的支­持。作为替罪羊,米勒仅当了一年美联储­主席就被时任总统卡特­任命为财政部长,终结了美联储之行。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