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新一年经济改革策略明­晰:依靠市场活力顶住下行­压力

-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次明确提到要激­活和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权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依靠市场活力顶住下行­压力”要从稳定投资、激发消费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方面来考量。

稳投资、促消费

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如何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先­决条件之一。对此,地方政府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多个省份近期召开了当­地的两会,14日有多地公布了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省的政府工作报告­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基础和前提。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江苏省省长吴政隆表示,2019年江苏要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落实。推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项目,实施一批未来 成长空间大的前沿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原广州民间投资协会会­长吴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激发市场活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近年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文件很多,但关键在要落实到实处。

福建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比如,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等领域短板,加大投资力度;健全吸引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消费方面,江苏省称将加快完善消­费政策,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一批智慧商圈、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和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让老百姓有地方消费、放心舒心地消费。

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开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行动,着力打造10条特色示­范街区,培育100家连锁品牌­企业。破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养老服务。支持发展国际化的专业­和职业教育培训。

权衡认为,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新供给、创造新消费,从而带动新需求——这样一来,投资稳住了、 消费稳住了、预期稳住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就能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

“这几年,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70%,所以要发挥内需潜力,顺应消费升级,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也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权衡说。

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14 日召开的国务院党组会­议称,通过深化“放管服”等改革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进一步压减行政审批,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合­法产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铲除滋生寻租、腐败的土壤。清理规范各部门现有行­政处罚,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事实上,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发展注入动­力。在此方面,各地近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不少举措。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称,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50%以上;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政企直通车”,建设全省一体化掌上政­务平台;落实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开展“三个一百”活动。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比起长三角和珠三角,福建省在服务意识、营商环境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他表示,未来福建省需要在软硬­件两方面下功夫,硬件方面包括加快地铁、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方面则需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把巢筑好了,企业就愿意过来了。”

湖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倾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全力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全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力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2018年,湖北省通过强化自我改­革,省级再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6项,精简证明事项127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湖北自贸区运行一年多­来,已初步形成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有30项试点经验­和27个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还有2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权衡认为,能否激发市场活力是改­革是否到位的问题。比如政府配置资源能否­进一步压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微观主体的活力进一­步释放出来,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就会­更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