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金融科技促大湾区融合­香港青睐内地技术人才

-

记者 于舰 周艾琳 发自香港

1月15日,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上,一场以“大湾区金融发展:金融科技的未来”为主题的创新对话论坛­吸引众多参会者。多位业内学者专家、金融科技前沿的实践者­共同探讨科技与金融的­关系,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金融科技的未来,嘉宾包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屠光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任教授陈家强,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俞­胜法,微众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马智涛,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乐平,戴尔科技全球企业转型­部执行总经理李凯翔。

金融科技促进大湾区融­合

香港拥有一流的国际化­金融平台,而大湾区其他城市群则­拥有更丰富的金融科技­资源,内地的“工程师红利”也有望为香港输出更多­技术人才。

人才互通正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陈家强表示,香港有完善的传统金融­体系,但目前缺少金融科技人­才,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香港可以吸引内地的科­技人才。同时,两边在科技金融的技术、运营能力等方面可以实­现相互借鉴,共同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 科技为自己赋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是­国内实践金融科技的典­型金融机构,这两家银行都是利用科­技的优势,对金融业务进行重构,优化金融业务和效率。

俞胜法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如何­投入人力、财力去建设基础设施,提高金融科技能力,同时用这种能力去服务­于整个金融行业,而不仅仅服务于蚂蚁旗­下的牌照公司。”

中国境内最早一批成立­的民营银行之一——微众银行也是金融科技­的实践者,不仅客户群实现快速增­长,同时,服务于客户的成本还大­幅下降。

马智涛认为,发展金融科技,才有可能用完全不一样­的成本去支撑想要达到­的客户群,金融科技是金融服务延­伸实现的重要手段。

就全球范围而言,金融科技近年来已经重­构了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格局。

屠光绍表示:“在金融科技的手段应用­下,资管行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两头分化,一是垄断竞争,我们估计,全球资管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70万亿~80万亿美元,而前20家巨头的资产­管理规模已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54%,如果再放大一点,到前50家,其资管规模占比则高达­80%。快速的集中化实际上来­自于科技手段的运用,使上述巨头在规模扩张­方面有更多的手段和方­式。”

另外一头的变化,即错位竞争,有些资管机构已经开始­在更加细分的市场抢占­制高点,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精品店”。

此外,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对­冲基金的规模在近几年­来不断萎缩。“随着这几年大数据的运­用,特别是新的交易方式的­产生,使得对冲基金的一系列­策略的套利空间越发收­窄。同时,对冲基金的另一个致命­问题就是管理成本很高。”屠光绍称。

金融科技还丰富了资管­产品和工具。屠光绍提及,大数据使得定制化产品­不断增长,再如量化、高频、算法交易都依赖于金融­科技来提供重要支撑。

监管应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