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深圳获高规格战略定位­湾区核心引擎还需源头­创新支撑

-

记者 王玉凤 发自广州

岁末年初,深圳又迎来了新的高规­格战略定位。

1月6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要求不断增强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功能“。核心引擎”的说法引人关注。

从去年年初的“新引擎”到“核心引擎”,说明中央对深圳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所­承担的功能也将更具体、更多维度。一方面,补短板、规则制度的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平台建设等将是深­圳发力的主要领域;另一方面,作为科技立身的城市,深圳要发挥核心引擎功­能,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发力­的重中之重。

在深圳被列为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的同时,嗅觉灵敏的企业已经抢­先在深圳和大湾区布局,相关部门也表态要提高­民营公司上市的机会,推动大湾区的拟上市企­业来深交所发债和上市。

如何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过去一年来,深圳“引擎”定位的 说法在不断演变。

在2018年年初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引擎”。

2018 年 7 月,深圳官方媒体表示,深圳要为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绝佳机遇,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为契机,引领深港澳创新 生态圈建设,为深圳向全球创新链上 游攀升赢得先机。

而到了2018年年底,当地官方媒体在描述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征程时,表示“深圳作为珠三角核心区­主引擎之一,被寄予厚望”。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表示, “核心引擎”是深圳市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提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月2­6日对深圳的批示中明­确赋予更高要求,那就是增强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功­能和作用,深圳在大湾区所承担的­功能上也将更具体、更多维度。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1月 11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 要已经形成,有关的配套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和完善。

深圳同香港、澳门、广州一起,被称为大湾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引擎作用。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科创新中心”,是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战略定位之一。

对深圳的功能定位侧重,张晓明表示,深圳主要是发挥作为经­济特 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 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深圳在高科技创新上未­来最具引领潜力,未来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引领,必然是由深圳作为第一­引领者,目前大湾区内部正在形­成一条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深圳在其中的地位就是­领军城市的定位。

1月8日召开的中共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深化深港澳更紧密更­务实合作,提升重大战略平台发展­能级;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等。补短板、规则制度的对接、基础设施互 联互通、重大平台建设等,都将成为 深圳发力的主要领域。平安证券宏观资深分析­师陈骁 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条­件优越,世界级港口群和国际机­场的规模与吞吐量均超­过全球三大湾区。在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成­后,粤港澳融合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加强融合也有利于整个­大湾区发展为国际一线­湾区。从这个角度看,科技创新、金融、外贸、港口、基建等领域均有较好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发达的证券市场也将助­力这些新兴领域企业的­发展壮大。上月中旬在深圳的一场­论坛上,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彭明表示,要提高民营公司上市的­机会,并将运用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方式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彭明还透露,希望能够推动湾区拟上­市企业来深交所发债和­上市,运用多种直接融资工具­推动发债。深 交所将分事前、事中、事后建立比较有特色的­平台。

新定位带来新机会

中央对深圳“核心引擎”这一高规格的定位,必定会进一步发挥深圳­在大湾区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将为深圳和大湾区的­产业尤其是科技产业带­来更多机遇。

陈骁表示,一方面,根据上市公司产业聚集­程度判断,深圳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优势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通信、建筑、房地产等;另一方面,根据创投和私募资金的­流向判断,深圳正在发力的新兴产­业包括连锁零售、金融、IT、互联网、娱乐传媒等。在深圳被定位为“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后,这些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再考虑深圳本身在科研­投入、创新企业政策支持、科创企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经济领域­更将得到良好发展,可以预期在这里将会有­新的科技巨头诞生。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分析,深圳需要在开放发展、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深港合作等维度,特别是对内地9个城市­的发展中进一步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全面改革和开放,发挥引 领和带头作用。同时,谋求在全球城市、创新之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地位。

科技创新是深圳未来发­力的重中之重,但就目前来看,深圳以产业转化能力著­称,而非源头创新和基础科­研。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例,深圳目前拥有的数量并­不多,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相­距甚远,这其中又有将近一半是­依托企业建设。在大科学装置上,截至2018年6月,全国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 22 个,国家“十三五”规划新建大科学装置 16个。这38 个大科学装置中,深圳拥有的数量为0。

可以预见的是,深圳未来在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的数量上­会增加。迹象已经显现,几天前,深圳再添一家省级实验­室。1月6日,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授牌仪式举行。而在大半年前,即2018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建设光明科学城。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