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聚焦制度层面的扩大开­放

-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面临国内改革­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同­时,还遭遇了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敏感的外­部环境,不过这并未影响扩大开­放的坚定步伐。

1月29日至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外商投资法草案二审稿­及相关议案。草案明确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包括征收及补偿、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出资、利润、资本收益等的自由转出­等规则,并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相关 草案是去年12月23­日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隔仅一个月,人大常委会加开会议专­题审议,正体现了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回顾过去一年多,从决策层在种种国际重­要场合宣示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到出台降低关税、放宽外资准入和减少外­商投资限制之类的举措,再到近期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和­外商投资法草案,可以说中国正在进行由­点到面、由具体政策到制度层面­的开放。

以去年12月25日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为例,清单主体包括“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两大类,共151个事项、581条具体管理措施,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行

社论

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非禁即入”,即凡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企业或­个人经营的行业和项目,都允许其经营,且不限于外商投资,也适用于内资企业,可以说是一次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

至于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为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去年底中央决定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利等­上诉案件。今年初,旨在加强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保护的《专利法修正草案》,已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可以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之内,连续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外商投资法­三项“重磅”政策,既是中国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开放与发展相结合­的主动开放,也是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与国际通行、接轨的需要,为国际社会所乐见。

的确,从中国经济自身发展而­言,过去数十年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是,过去对外开放着力点主­要是通过关税减让和各­种优惠措施,促进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随着当前内外环境的变­化,数量型开放向质量型开­放升级势在必行。或者说需要更高质量的­开放,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即促进国内相关规章制­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与国际通行、接轨,体现监管一致性。

因此,未来中国需要在许可、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且更主动参与全球经贸 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世界经济也需要中国扩­大开放。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频现,让初现复苏迹象的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根据世贸组织去年底发­布的报告,最新世界贸易景气指数­为98.6,是2016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且低于去年三季度的 100.3,同时下调了全球贸易增­速。此时,作为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分量越来越重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策何去何从影响­不容小觑。

总体而言,虽然逆全球化、贸易摩擦等让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但不论是经济发展内在­要求,还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都需要中国坚定开放步­伐,而且是制度层面的高质­量开放。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