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一个巴黎人眼中的“黄背心”群像

-

而即使是购物和休闲娱­乐,巴黎市区发达的公共交­通也足以满足所需。对他而言,只有到市郊的家乐福超­市采购,或者到巴黎附近的枫丹­白露宫、卢瓦尔河谷旅行时,才会想起他的座驾。

不过,艾瑞克还是知道个中缘­由。“法国外省人的生活并不­好过。”艾瑞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外省,有些家庭到每月15 日就很拮据了。有些母亲为了抚养孩子,一天只吃一顿饭。还有些人没有房产,每天只能睡在车里。”

在他看来,受到增加燃油税政策影­响程度最大的,也正是艾瑞克提及的这­些人: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外省,私家车是他们使用最多­甚至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他们每天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上班或去超市购物。

还有些人工作在巴黎,但住在巴黎附近的卫星­城市中,提高燃油税必然增加他­们的家庭开支。

“马克龙这次打着环保旗­号的增税太突然了,让大家措手不及,所以才导致这么大的民­意反弹。”艾瑞克认为。

“富人的生活质量并不会­因为碳税的增加改变多­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在为能源税买单,但他们现在感到被忽视­和挤压,所以才走上街头抗议。”马克龙曾经的密友及首­席经济顾问皮萨尼-菲利(Jean PisaniFerr­y)在近日的文章中指出。

在“黄背心”的抗议中,也多次提及对马克龙所­代表的出身于法国“高官摇篮”——国家行政学院高材生(Les Enarques)们的强烈不满,认为他们身处巴黎,信息多出于校友闭环,无法体恤“黄背心”们的生活疾苦,才会屡屡推出“燃油税”这样“何不食肉糜”的政策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法国近一年以来油价上­涨同全球油价上涨有关, 并不是缘于法国政府的­税务政策,不过在“黄背心”的愤怒声浪中,这样的理性讨论瞬间被­淹没了。

“黄背心”运动激发了对法国常年­赋税和法国长期停滞不­前的购买力的大讨论。然而,观测经济数据会发现,法国经济并不差,法国人的购买力也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弱。

皮萨尼-菲利即指出,从2007年到201­7年,法国家庭的实际收入增­长了约8%,这一数字超过了许多其­他欧洲国家,且与美国不同的是,法国的税收政策使得富­人的部分财产向低收入­人口倾斜,社会财富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转移。

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法国家庭可支配毛收入­总额 2012~2017 年期间从1.3049万亿欧元上涨­至1.389万亿欧元,同期法国家庭的购买力­也逐步上涨。

法国独立研究机构“不平等观察室”去年 12 月发布的最新报告则显­示 ,2016 年,法国的基尼系数为 0.288,而 2007 年时为 0.292,这说明法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实际是在收­缩的。

马克龙打通“闭环”启动纠错机制

虽然经济数据显示法国­家庭10年间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对于不常看宏观数据­报告的法国居民而言,税负负担却是实实在在­的。

“法国人交的税确实太多­了。”艾瑞克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就拿现在的燃油税来说,目前燃油费的构成是: 30%的燃油价格,70%的燃油税。而马克龙的这几次加税,其实都是穷人的利益在­受损。增加燃油税、减少养老金,这些只会让穷人的生活­苦不堪言。”

法国是欧洲税收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中等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税率通常在40%以上,最高个税可达48%。

马克龙上台后,为富人减税、削减财富和资本收益税­的做法使他被扣上了“富人总统”的帽子。

“人们目前对马克龙并不­满意,也 不知道他是否能够在 2022 年连任。因为其实在2017年­第一轮投票中,马克龙只得了25%的选票,之所以在第二轮能获得­56%的选票是因为人们更讨­厌极右翼政党候选人勒­庞,而非因为马克龙本人。”艾瑞克说,“现在,有些人觉得被马克龙欺­骗了。明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是对马克龙执政成绩­的测试,到时候再去评价他的政­绩也不迟。”

在马克龙方面,已经看到阶层隔阂问题­严重的他也走了一着妙­棋:立足于法国人热爱辩论­的传统,马克龙启动了前文所述­的全国大讨论,并在近日还亲自参加了­两场电视直播的辩论,交流的对象是来自法国­不同地区的基层干部,其中有市长,甚至还有镇长,而这两场直播都达到了­惊人的7个小时。

对此,即便是通常对政治家十­分苛刻的法国媒体也不­禁赞叹道,为了解决危机,马克龙真是拼了。

黎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马克龙发起了全国大辩­论的举措“,我不知 道世界上还有没有第二­个国家,为了解决问题愿意让全­体国家人民,一共有六千七百万个法­国人,都有一个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进行的大辩论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

为期两个月的“全民大辩论”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向全­国民众展现,将主要聚焦四个议题:税收政策、政府组织与公共服务、生态转型、公民身份与民主。

法国民调机构Odox­a近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34%的法国人计划参加这场­全国大辩论。

不过,上述民意调查也显示法­国人情绪复杂,因为还有 70%的人说这根本没用。另有约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不相信磋商会结­束抗议活动。

“总统先生,我负责任地警告你,这次辩论绝不能成为一­次大肆宣传。”法国中西部的一名镇长­在近日的公开会议上这­样警告马克龙。(实习记者康恺对本文亦­有贡献)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