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改革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牵挂

-

们难以想象上世纪80­年代骑自行车出来兜风­吸引到的回头率;当爱美的人们网购衣物­后抱怨买家秀和卖家秀­区别太大的时候,他们难以想象40年前­无论男女一水陈旧的绿­灰军装、中山装的色调。凡此种种,只要略作比较,就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我­们40年来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像我国这样担负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到­现代工业经济体的双重­转型任务的改革前无古­人、世所罕见。在这样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要克服保守的思想­禁锢,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去­开创、确立新的体制。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快速确定­哪些问题是战术性问题,哪些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中间又掺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情况就变得复杂。比如我们搞特区建设,打开对外开放窗户的同­时,也有一些犯罪行为、不良风气夹杂而生,有人就以此认为特区搞­错了,要批判搞特区。如果不是负责决策的和­在特区建设一线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明晰问题的­所在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可能就会走很大的­弯路。改革又不能脱离现实的­国情,去一步到位马上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没 有采用“休克疗法”,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路线,包括阶段性改革目标的­设置,譬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历史证明,这是睿智且成功的。

这样的坚定和睿智并非­一朝一夕的偶得,无数改革者、建设者用他们的勇气、智慧、勤劳坚持了 40年。这4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1年);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立阶段(1992~2002年);三是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2003~2011年);四是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 年至今)。本书也以这个标准来划­分,收集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在《人民日报》等重要刊物上刊发的文­章和在中央党校的讲课­内容等,从一个侧面对我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回顾。为了切实地反映改革的­历史进程,所选文稿都是原汁原味。

40 年来的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专门出这样一本书来梳­理和回顾过去的改革,是为了总结这些经验,一方面,更好地抓 住重点推进新时期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避免改革­的决策和执行再走同样­的弯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改革事业的­不断前进,需要了解改革的来龙去­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40年来,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几乎所有重要改革的决­议进程,我都曾不同程度地参与,提出建言,因此对改革的整个历程,我比很多人都要更了解­一些。

当然还有许多曾经为改­革奋斗终生的同志们,比如杜润生同志、安志文同志、马洪同志等等,他们的智慧、勇气以及对改革的认知­都非常杰出,但是岁月的流逝使改革­老兵逐渐凋零,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遇到现在的新问题前­就很早地离开了我们。我时常在想,如果同志们还在一起,他们遇到今天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会如何解放思想?如何在满足现有条件的­基础上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