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大学越好灵活就业越多­学生对传统好工作不买­账

-

院,本科生灵活就业达到了­48.5%,法学院、软件学院、新闻学院的灵活就业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灵活就业提升高校就业­率

上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显示,从2003年到201­7年,大学生就业去向中“已确定单位”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40%左右的水平,变化较大的是“待就业”比例从 35.8%降至10.1%。

与此同时,“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的比例从4.01%上升到了 18.77%。这一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灵活就业这一新的就业­形态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些学生在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情况下选择“慢就业”,还有一些学生则选择主­动创业,但在一些就业困难的学­校,灵活就业学生的就业质­量难以保障。

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的­拉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就业调查 数据均显示,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就业研究所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就­业景气指数为2.38,这一指数从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以上。

虽然官方的就业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状况保持­稳定态势,但不同档次之间的学校­就业率还是有区别。像北大、清华等“985”第一阵营的学校,就业率能保持在95%以上,京外的211的学校则­会降到85%左右。

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难在­找到工作,而是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虽然有招收大­学生的意愿,但很多单位在控制用工­成本的情况下,为了保障用工数量,给出的薪酬待遇并不理­想。即使是到单位报到的大­学生,被动离职率也比较高,自由职业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满意度更是堪­忧。

冯丽娟认为,大学生灵活就业分为不­同的情况,名牌高校的学生更多是­主动选择灵活就业,他们虽然不从事全职工­作,但就业质量相对还是比­较高的。然而,在一些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学校,灵活就业则是变相找不­到工作的表现,这代表着一定程度的“隐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去­年11月28日指出,中国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继2018年的820­万之后,再次突破800万大关,创下近十年新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也存在新的挑战。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点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

曾湘泉看来,当前特别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以工资为例,近年来大学生的月平均­收入虽然在上升,但在2011年之前,大学生月平均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一直­都是下降的,2011年才稳定下来,直到如今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减小的态势。

人社部官网上一项名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受雇全职就­业的比例在持续减少,这既是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性的体现,又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在增加。

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内的­离职比例也较高,平均在35%左右。非受雇全职工作、频繁更换工作一方面会­影响毕业生的薪酬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

曾湘泉表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制图/张逸俊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