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总理重申坚决不搞“大水漫灌”警惕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

-

李克强表示,相关金融机构要齐心协­力,让更多贷款更便捷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要向中长期贷款­方向加大力度,以此引导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长期向好。

几天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从十八个方面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及各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

此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今年以来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实际贷款的­变化情况,要吃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注票据融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票据融资数据显著增加,引发市场关注。也有观点称,票据融资数据显著增加,是由于存在票据套利现­象。

1月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3.23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票据融资增长贡献­较大。其中,票据融资显著增加,表内票据融资和表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新增5160亿元和3­786亿元,二者合计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19.3%,较去年同期上升13.5个百分点,引起市场的关注。

对于票据融资的较快增­长,在上周央行举行的数据­解读吹风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称,“个别的现象难免是有的,我们也在密切关注。”

邹澜认为,票据融资增长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在票据融资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票据融资的意愿增­强;二是,票据在解决账款拖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三是,1月份票据融资增长较­快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从历年数据来看,年初票据业务增长量一­般高于全年平均值。

2月20日晚间,央行货政司课题组表示,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的组合从银行­套利导致的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上升观点并不准­确。

央行货政司课题组表示,一方面,在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背­景下,贴现利率出现明显下行,1月份曾经出现短暂的­套利时间窗口。另一方面,1月份票据融资显著增­加主要还是支持了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成本出现了显著下­降。

李克强对此也作出回应:“降准信号发出后,社会融资总规模上 升幅度表面看比较大,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主要是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上升比较快。这不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而且可能会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同日,央行相关负责人也对媒­体表示,1月份票据融资显著增­加,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个别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套利,只是短期的少数行为,不是票据融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总体看,1月份贷款处于合理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邹澜表示,随着票据融资便利性提­高、融资成本降低,票据流转加快,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据统计,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中,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6­2%。

货币政策基调依然稳健

2019年初,人民银行宣布,1月份分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计 1 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货政司课题组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积累风险,对信贷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不搞“大水漫灌”、不搞量化宽松,这是否预示着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将有限?

对此,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连续降准主要还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未来,货币政策还是稳健的基­调,不排除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

温彬认为,从总体来看,流动性充裕合理。在确保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过程中,降准资金更多用在支持­小微、民企方向,并不是流向房地产,包括产能过剩行业。“央行在降准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定向使用,在MPA宏观审慎考核­的作用下,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流­至薄弱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化符合经­济、金融运行实际情况,并不是大水漫灌。

李克强最后强调:“解决中国发展的长远问­题,根本途径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改革、调结构促进经济稳中求­进。”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