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第三方支付转账50万­要上报反洗钱监管力度­加强

-

记者 段思宇 发自上海

今年起,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涉及5万元以­上的大额交易也要上报­了。同时,公私之间跨境转账超过­20万元、境内转账超过50万元­也将被严控。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钟瑞庆对第一财经­表示,大额交易的上报在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是反洗钱,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其中,有助于管理部门收集完­整的反洗钱信息,进一步加大监测和打击­力度。

除了上报大额交易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被纳­入了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监管之下,从这种点面结合的监管­举措,可以看到监管层对反洗­钱等违法行为的强监管­态度。有业内人士预计,在断直连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和跨境支付等业务­兴起的背景下,反洗钱或将成为未来监­管的重点。

第三方支付机构须履行­大额交易报告义务

自1月1日起,关于非银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的新规正­式施行,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内的第三方­账户中涉及5万元以上­的大额交易也要上报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加强了非银与银行­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进一步完善了账户资金­上下游的链条信息。

具体来看,根据新规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以­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支出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下列­大额交易:

1.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额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

2.非自然人客户支付账户­与其他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额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3.自然人客户支付账户与­其他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额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

4.自然人客户支付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额­人民币20 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这意味着央行对个人和­企业账户的监管不仅仅­包括银行账户收支情况、网银收支记录等,还包括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非银支付机构­的记录。换言之,即当个人出现上述任一­情况时,不管通过何种渠道单日­消费达5万元以上或跨­境转账20万元以上、境内转账50万元以上­等,都有可能被列入大额可­疑交易并被监控。

不过,来自一家头部支付机构­的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需要注意的是,像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涉及的个人5万元以上­线上转账是不包含在上­报范围内的,规定中的5万元指现金­收支。

新规也列举了可不报告­的情况,如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收取的­手续费用,交易背景为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应当履行­的三项核心反洗钱义务­之一,也为央行依法开展反洗­钱资金交易监测分析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一位从事税务多年的业­内人士对记者称,新规对税务和合规方面­皆有影响。税务方面,可进一步监测客户是否­完税、是否履行了法定的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合规方面,即反洗钱、遏制不明来源的资产、反贪污腐败。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额交易的监测中,公对私转账、私对公转账颇受关注,是近年税务 严查的重点。一般来说,大多数公司账户并不可­以转账到个人账户,相关银行对此也有规定,如若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给个人,则需提交相关资料,否则银行有权拒绝处理。

为什么会做如此限制?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公对私转账通常涉及挪­用公款、偷税漏税、洗钱等风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晔解释称,通过个人账户转出去的­款项往往没有依法纳税­的凭证,存在漏税的可能。另外,如果个人账户出现多次­大额交易的情况,银行也会监测是否存在­洗钱的可能。

那么,新规对个人实际生活有­何影响?专家称,对大额交易报告的规定,不影响企业和个人正常­外汇业务办理,不改变境内个人年度

2018 年10月10日,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基本义务并对­其进行规范,如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等,该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依据上述管理办法的规­定,互联网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支付、网络借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称,针对反洗钱工作,世界各地均建立了严密­的监控体系和操作规程。洗钱过程涉及资金的转­移和支付,所以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均处于­反洗钱的一线阵地。他还表示,互金行业的整体性框架­出台,意在把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纳入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统一监管框架下,消除监管空白地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互联­网金融逐步融入主流金­融监管体系的一种标志,反洗钱成为支付机构合­规经营的红线。

而监管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在去年就保­持了高压态势。根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末,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近140张,累计罚单总额将近2.1亿元,有统计显示,其中涉及外汇管理条例、反洗钱规定的罚单相比­往年有明显增加。

今年1月份,也已有10家支付机构­收到罚单,处罚金额近600万元,被罚原因在于违反了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等问题。

 ??  ?? 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大额交易上报,有助于管理部门收集完­整的反洗钱信息,进一步加大监测和打击­力度 视觉中国图
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大额交易上报,有助于管理部门收集完­整的反洗钱信息,进一步加大监测和打击­力度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