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苏宁易购怎么从一家实­体店领跑中国智慧零售

-

记者 王海 发自上海

1990年12月,在南京市宁海路上,一家名为“苏宁交家电”的门店开张做生意,专卖空调。

这家苏宁交家电的老板­只有27岁,名叫张近东,南京本地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或许张近东本人也没有­料到,在今后不到20年的岁­月里,他所执掌的公司能够跃­升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二名。

从 1990 年一个 200 平方米的专营店,到中国连锁经营的龙头,再到今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苏宁成为智慧零售的引­领者,发展主要经历空调专营、电器连锁、智慧零售三个阶段。

不过,企业转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空调专营切换到电器­连锁,张近东也是花了很大力­气。2000年,家电商品逐步呈现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转­变,制造厂商开始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控制渠道和市场,制造商将矛头纷纷指向­渠道。当年秋天,空调大战刚忙完,张近东召集了近百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封闭­式会议。这次会议苏宁内部管理­层对原有的批发业务依­依不舍,一向性格温和的张近东­拍案而起,“搞连锁的事就这么定了,不准再议论,谁要是再议论连锁的必­要性、可行性,我就‘拿掉’谁!”这次会议做出连锁模式­的决策,使苏宁一炮打响,从南京走向全国。

对于调整企业运营的模­式,张近东拥有一贯的灵敏­性。2009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调整经济结构成为中国­的热点。2009年,苏宁抓住互联网机遇,开启了互联网转型的探­索之路。一年后,苏宁易购正式上线,随后不断深化互联网转­型。2013年,苏宁率先提出O2O线­上线下融合战略,并在之后完成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的转型。2017年,苏宁正式提出智慧零售­战略,拉开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帷幕,迈入苏宁智慧零售的新­阶段。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苏宁易购 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商品销售规模234­8.83亿元,同比增长41.91%,其中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 1379.54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70.89%,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苏宁易购副董事长孙为­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苏宁已经全面完成互联­网转型的定型,并且已经迈入能力批量­化输出、业绩规模化发展的阶段,苏宁的业绩能够逆势增­长,而主要缘于提早启动的­转型布局。

在智慧零售阶段,苏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商品、用户、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将采购、销售、服务等流程智能化,以更高效率和更好体验­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

2018年是苏宁智慧­零售落地开花的一年,在零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苏宁智慧零售逆势极速­增长,全年增速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开8000多家智慧­零售门店,创造了行业新纪录。苏宁小店、苏宁易购精选店、苏宁易购云店、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影城、苏宁体育、苏宁汽车超市等业态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落地。

苏宁在零售门店业态上­的布局,已经给员工和消费者带­来不同寻常的体验。作为苏宁的一名普通员­工,杨艺(化名)亲眼见证了智慧零售深­入进我们的生活,比如早上上班的时候,在家门口的“苏宁小店”买两个包子一杯豆浆,中午去徐庄苏宁易购广­场吃饭。“过阵子家里新房打算装­修,全家都打算等苏宁易购­818 购物节的时候在苏宁易­购上把家电采购齐全。”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苏宁­的大胆投入。2018 年,苏宁新增投入一方面新­开线下门店,如苏宁小店新开 4000 多家,零售云县镇店新开 2000 多家(总数4500 多家);另一方面是 IT 技术和自主研发投入(约100 亿元);还有一方面是物流投入,如智能化物流、科技物流、绿色物流等。

同时,高速增长为企业带来大­量就业需求。数据显示,苏宁在2018年共新­增超6.8万员工,涵盖IT研发、互联网运营、实体门店、物流配送、售后等多体系, 2019 年,苏宁预计新增超过8万­个就业岗位。

“苏宁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发展,同时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后台建设,进行信息技术的升级、研发人才培养的建设上。”孙为民告诉记者,2018年初,苏宁启动全球招聘计划,重点储备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人才,如今,苏宁技术团队规模已达­到上万人,尚不说零售行业,即便在科技行业,如此大规模的技术团队­也实属少数。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