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今年5300亿债务到­期房企融资“虚火”隐现

-

记者 孙梦凡 发自北京

“稳”当头的房地产市场,对于房企来说压力依然­巨大。

进入2019年以来,房企密集发债,融资力度持续加大。Wind 数据显示,截至2月 18日,房企境内外发债规模已­达 1546.45 亿元。短期融资“发烧”似乎昭示着利好的幻象,但终究是乍暖还寒。

2月25日,银保监会释放信号,持续加码房地产金融监­管。其表示将继续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严格控制带有投机性的­开发贷和个人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债务压顶下,房企资金面继续承压。纵然融资成本高企,但“活下去”才是首要选择。2019年,降价促销快速回款、转让部分项目股权、将短期债务置换为长期­债务,或能为房企过冬添一把“救命火”。

房企开始密集融资

2019年以来,房企集中抛出大量融资­计划。仅2月25日当天,就有多家房企发布融资­信息。其中,金轮天地公告称,拟发额外美元票据,用于购买未偿还3亿美­元旧票据;弘阳地产公告称,有意进行优先票据国际­发售,具体金额及利率尚未厘­定,用于债务再融资。

融信中国亦公告,拟发行优先票据,本金总额、利率等尚未厘定,用于若干现有债务的再­融资。此前2月19日,其已宣布,将发行于2021年到­期2.08亿美元的11.25%优先票据。

实际上,在过去的1月份,房企融资金额已极为高­企。据同策研究院监测数据,1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790亿元,环比2018年12月­的181.52亿元大幅上升33­5.23%。

继2018年9月、10月融资金额连续下­滑, 11月份有所回暖,12月大幅下滑后,2019年1月40家­监测房企融资总额开始­明显回升。

Wind数据显示,今年房企公司债到期规­模2640亿元;企业债到期规模183­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到期规模1037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到期规模­628亿元;海外债到期规模846­亿元,总计到期规模5334­亿元。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企集中抛出大量融资­计划,显示出其对融资诉求明­显上升。当前楼市销售放缓,回款难度加大,再叠加企业前期过度投­资和债务集中到期,后续企业为缓解资金压­力,会加大融资力度。

“不过监管层仍然在严控­银行信贷和信托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企融资难度实际上依­然比较大。”张大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排在融资总额第­一位的是中期票据。该月共发生11笔中期­票据,融资266.70亿元,环比上升574%。然而, 11笔中期票据中除保­利集团发行的一笔15­亿元中期票据为人民币­票据,其余10笔均为美元中­期票据。

尽管利率不低,但海外融资依然是房企­融资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融资环境收紧­的大背景下,融到钱是第一位,其次才考虑融资成 本的高低。”一位房企高层告诉记者。

在外部融资环境不畅时,企业内生性的现金流生­产能力更加重要,销售回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然而,1月份,多家龙头房企销售业绩­放缓。据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报­告,百强房企中1月份有3­5家销售额出现同比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超 30%的达到13家。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认为,当前需求端表现滞后于­供给端,后续刺激主要在于信用­派生。而抑制信用派生从房地­产作为源头的因素,主要是资管新规,土地端杠杆受到明显抑­制。若按当前政策,即便债券能够“借新还旧”,在没有新增额度情况下,地产行业也处于缩表趋­势当中。

融资利率差异大

克而瑞报告指出,目前房企融资成本依然­处于高位,1月房企平均发债成本­为6.98%,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境外债融资成本达到7.86%,环比增加0.32个百分点。

但是,不同房企在融资这一环­节的竞争已成分化之势。

2月25日当天,中国金茂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发行本金金额为人民­币18亿元的公司债券,最终票面利率3.72%;万科亦公告宣布,其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的最终票面利率确定为­3.65%。

相较于其他房企,金茂与万科的发债利率 可谓不高。2月21日,当代置业宣布发行的2­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高­达15.5%。此前1月9日,其发行的境外优先票据,利率同样达到15.5%。

实际上,在过去的1月份,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房­企境外发债成本均相对­较高。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该月房企发行11笔中­期票据,其中10笔是美元中期­票据,合计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1.7亿元人民币,除了当代置业外,其余债务利率均在7.13%~9.125%之间。

对此,业内观点认为,当下地产格局初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对于中小型房企来说,过度加杠杆以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度越来越大。此外,拿地的容错成本大大提­高,对于追赶型的中小房企­而言,错拿一块地的伤害将远­超少拿一块地。

“地产债的机会更多来源­于中型房企。”国君固收研究认为,对于大型房企来说,收益率已经下行至低位,参与价值相对有限。小型房企未来基本面改­善程度有限,对应机会也会相对受限。对于中型房企来说,则机会和风险并存,有一定择券空间。

前景不明

随着国内融资政策的趋­紧,未来房企盈利和现金流­或将持续承压。在此之上,2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坚决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再次为房地产­市

 ??  ?? 进入2019年以来,房企密集发债,融资力度持续加大 视觉中国图
进入2019年以来,房企密集发债,融资力度持续加大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