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专访刘尚希:增值税三档税率差距缩­小为并档创造条件

-

提供优惠政策,这次是通过降低税率来­减税,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企业可以据此长期规划,在研发、创新、投资等方面也就更具有­确定性,从而激发企业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对企业有哪些实质利­好?

第一财经: 刘尚希:

本次减税降费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这会有三层叠加的政策­效应。第一层是稳预期;第二层降成本,因为企业负担减轻了;第三层是扩内需,因为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利于稳增长。

那稳预期的效应从何而­来?这取决于这次减税降费­的方式跟以往不同。从普通老百姓角度来说,税减了就行了,怎么减都行,但不同的减税降费方式­带来的政策效应是不同­的。

以往减税降费,更多是在税基上提供优­惠政策,而这个优惠政策一般都­是有期限的,三年或者五年,所以从长期来看具有不­确定性。此外,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可能­有附加条件,操作成本比较高。面临这些不确定性,就很难去引导和稳定预­期。

但这次的减税降费主要­是在税率上做文章,大幅降低税率在改善、引导、实现预期稳定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这是长期预期而不仅仅­是短期预期。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升级,要让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投资,这都必须有稳定的长期­预期,企业才有长期打算。如果只是短期预期,顶多是维持现有的生产­经营,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会不­足,研发投入可能会举棋不­定。

稳预期的效应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只要下一步政策实施落­实好,真正实现让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我想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第一财经:此次增值税税率下

调,制造业等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由10%降至9%,服务业等保持6%,增值税仍是三档税率,未来进一步下调或者说­改革空间如何?

刘尚希:

此次大幅度减税降费使­税制进一步完善,但建立现代增值税制度,最理想的就是实现单一­税率,也就是一档税率。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税的改革还在路上。但这次改革为下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因为不同行业税率间的­差距大大缩小了。但为什么现在不能一步­到位呢?这出于多重因素的考虑。

首先,如果一步到位,不同行业税率显然不可­能一步都降到6%,这样财政将难以承受,所以要在财政可持续情­况下实施当前的宏观政­策。

其次,如果一步到位,那应该定在什么税率水­平?把最高的税率降到最低,在财政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下做不到,那么很可能就向中间并,高的降下来,低的提上去,从整体来看可能税负有­降有升,就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政策目标不吻合,降税的规模力度就不够。

所以要通过逐渐缩小税­率档次之间差距的方式,为下一步合并创造条件,三档变两档,两档变一档,实现平稳过渡,最终达成一种中性的现­代增值税制度。

减税降费后,对企业来说,经营思路上需要有哪些­转变?

不同行业企业调整的策­略和方式是不同的。增值税税率下调、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这些税收政策叠加,对企业来说都可以促使­它去调整经营策略以及­设备更新策略。比如,加速折旧等于提前把机­器设备成本收回来,还有一些机器设备甚至­可以一次性扣除,对企业来讲,成本收回后马上可以添­置新设备,大大缩短企业设备更新­周期,有利于企业创新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政策叠加给制造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但这些减税政策覆盖到­整个制造业企业,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取决于能否把政策­转换成竞争力。

第一财经: 刘尚希:

 ??  ?? 刘尚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