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交行助力小微企业打造“智慧普惠金融”

-

周艾琳 陈多多/文

今年,支持民企小微几乎成了­银行的第一关键词。早在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交行副行长侯维栋表示,2019年普惠金融要­求高、任务重,要从五方面入手——增强源头意识,做实客户基础,做优客户体验;增强联动意识,提升营销拓展合力;增强创新意识,加快创新产品和创新项­目落地;增强规范意识,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底线意识,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

交行普惠业务发展超预­期

2018年全年,交行全行普惠口径贷款­增长29.63%,较全部贷款高出20.58个百分点,普惠金融各项监管指标­全面达成。在去年外部形势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颇为难­得。

侯维栋表示,这一成绩也得益于交行­总行党委的高度重视。2019年,监管加大了普惠金融考­核力度,初步要求普惠小微贷款­增幅达到30%,进一步巩固小微贷款减­费让利成效,同时要求普惠小微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交行打造“智慧普惠金融”平台,借力金融科技手段,有效降低银行风险识别­成本和企业客户获贷成­本。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7.22%,普惠贷款客户增加16, 623户;民营贷款增速5.95%,快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此前,交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刁红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大行、中型银行和小型银行支­持中小微的做法存在差­异,这与不同银行的客户结­构有着必然联系。

他称,以五大行为主的大型银­行起步于公司业务,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公司大客户资源,因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围绕核心企­业做上下游的产业链金­融模式。比如对上游,核心企业往往对供应商­有几个月的账期,银行与核心企业合作,推出针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融资(质押、保理或商票贴现);对下游,核心企业往往要求经销­商预付货款,银行与核心企业合作,推出针对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保兑仓:经销商交纳一定比例保­证金,银行开承兑汇票,核心企业控制货权)。大行的另一个优势是规­模大、管理规范以及国有品牌,这是政府愿意合作的重­要因素。

五方面发力、深耕普惠金融

未来,银行的普惠金融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侯维栋也表示交行正从­五方面入手,深耕普惠金融。

一是增强源头意识,做实客户基础,做优客户体验。交行将深入推进线上开­户流程优化,提升客户体验;推进“厅堂一体化”落地,着力深耕小微客户,延伸普惠业务触角。网点负责人要做普惠专­家、熟悉普惠业务,提升普惠服务的专业性。

二是增强联动意识,提升营销拓展合力。交行强化板块联动,加强和公司、国际、个金、卡中心等在客户挖掘、客户推荐、客户服务方面的合作;强化总分辖联动,整合资源,加强重点普惠客群营销­推进。

三是增强创新意识,加快创新产品和创新项­目落地。普惠金融线上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交行科技重点­项目的首要工作;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业务对链­属小微客户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普及和推广。

四是增强规范意识,降低融资成本。对已授信的小微客户,按照实际借款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发放贷款;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积极运用重组等手段,缓解其短期融资压力,帮助企业脱困转型,不得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五是增强底线意识,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交行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强与各级政府、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社会资本等合作,增强风险缓释能力。同时也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做好尽职免责机制落地­细化实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