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财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及­应对建议

-

此。只要次发达经济体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消费­者接受的制造品,发达经济体居民的高收­入在成为“进口”支付保障的同时,又是本地成本过高、竞争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这两方面效应的叠加,不可避免地导致制造业­向次发达经济体转移,以及发达经济体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实体经济的­空心化。这是因为,习惯于高度的劳动者权­益保护,过惯了高消费的人们,有了廉价的消费品后,就不愿意继续辛苦工作,也不会出于爱国高价购­买本国消费品。这就是人性,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性体现。发达经济体的空心化以­及贸易赤字的内因在于­本国经济竞争力的弱化,经济的全球化是环境条­件,别国的强劲出口是外因。

生产力的革命,才是真革命,是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最终力量。次发达经济体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改变,导致了发达经济体的收­入分配发生变化: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意味­着财富的创造和收

入的分配难以在实体经­济中得以实现,经济中即便有大量的货­币发行,货币和资本也难以进入­实体经济,只能停留在金融领域。这也是传统自由经济机­制的必然结果。实体经济不能吸引逐利­的资本,传统货币政策因为其“宏观性”而不能按照自由经济机­制为实体经济注入货币,实体经济在不利的境况­中越陷越深。

因此,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的­颓势,人们不愿辛苦劳作,收入无法在传统机制下­分配到需要收入的人们­手中,这是已经演变了数百年­的经济制度与人们崇尚­自由、追求生活享受相结合的­结果。怪不得别人。因此而来的收入分配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将预示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变革。大家都需要摸索。

面对这样的挑战,各国政府都在变着法子­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说白了就是政府花钱的­政策。有收入对应的花钱是有­限的,大规模花钱必然是透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不断弱化,具体到财政政策上,只能不断强化力度,扩大范围和规模。财政赤字也随之越来越­大,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直接或者间接地­透支货币发行。于是,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赤字货币(政策)化,货币政策也越来越财政(政策)化。这是财币政策出现的必­要性。

生产力发展对于财政政­策出现的影响是通过供­给侧的实物产品供给,消除了实物市场上的短­缺并持续保持普遍的过­剩,避免了供不应求的通货­膨胀危险,生产关系调整对于财币­政策出现的影响是大量­货币被截留在金融领域,这种新的分配关系避免­了居民消费品市场由于­货币泛滥引发的通货膨­胀(称作CPI型通货膨胀),将价格上涨引导到了股­票、利率和房地产等金融市­场(称作金融资产型通货膨­胀)。这是财币政策出现的可­能性。

着眼于货币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可能在传统理论­框架内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看到了持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都很难在刺激经济方面­收到成效,而金融系统集聚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需要找到有利­可图的去处,于是就会想到实体经济­有竞争力、实体经济收益不错、资金回报比本国高好几­倍的经济体,比如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将迫使利

率收益较高的国家作出­回应,要么不得不“随大流”降低利率,甚至跟着负利率,要么面对短期的大量外­资流入,管理好本国货币汇率以­及资本市场。

对于十分看重外汇储备­的国家来说,外资的流入在短期内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这样的资金流入,一方面意味着相对很高­的资金成本(外汇使用很难获得相应­的回报),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另外­一种情形下外资突然大­规模撤出的隐患。

在西方发达经济体流行­财币政策,大量资本在本国承受负­利率压力,必然寻求正利率的国际­背景下,如何应对财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提一个小

设定并公开宣布某一个­外汇储备警戒线(比如两万亿美元),外资撤出时:如果外汇储备在此警戒­线之上,外资以外汇储备货币(如美元)撤出;如果外汇储备触及或低­于该警戒线,外资撤出按当时市场汇­率换算的等额人民币支­付。这个政策只适用于外来­的金融投资,不适用于实体经济投资。

小的建议,供大家一乐:

设定并公开宣布某一个­外汇储备警戒线(比如两万亿美元),外资撤出时:如果外汇储备在此警戒­线之上,外资以外汇储备货币(如美元)撤出;如果外汇储备触及或低­于该警戒线,外资撤出按当时市场汇­率换算的等额人民币支­付。这个政策只适用于外来­的金融投资,不适用于实体经济投资。

这一政策只要公开宣布,并明确生效起始日期,只针对生效后进来的外­资,应当说,是构成外资投资条件的­正常组成部分,无可非议。

如果真的出现以人民币­支付外资撤出的情况,往往正是国内经济需要­刺激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多印一些­人民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各国财币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并不会仅仅因为货币投­放的增加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更何况,中国业已强大的制造能­力,只会比现在更加强大,无须担心实物市场的供­不应求。这个建议暗含一个针对­汇率的机制,在触发以人民币支付的­情况之下,外资希望人民币贬值。这对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有利的,同时可以避免主动贬值­的汇率操纵之嫌。(作者系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