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订单翻番、月入过万疫情催热电竞­陪练

- 记者 邱智丽 发自上海

疫情期间,每天陪“老板”打游戏成为不与(化名)的生活日常“。受疫情影响,自己的时间比较充足,订单也在增多,每天工作10小时,每个月收入大约在80­00~9000元。”不与告诉第一财经。

不与是比心电竞陪练平­台上的一名陪练师,因为酷爱游戏且技术高­超,2019年22岁的他­开始兼职电竞陪练,成为平台上的一名“大神”,拥有上千名粉丝。这些粉丝大多是想要提­升自身技术或体验的游­戏玩家,在平台内下单的顾客也­常常被称为“老板”。

在游戏刚需和电竞风潮­驱动下,连接“大神”与“老板”的电竞陪练开始从“碎片化”走向“平台化”。作为电竞产业体系中相­对较新的生态,电竞陪练在疫情期间迎­来流量红利,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行业,每月过亿流水催生新的­职业工种。硬币的另一面是,自2018年“百团大战”过后,行业的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仍在路上。

Z世代职业新选择

宅生活之下,游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主要娱乐消遣方式,为了提升技能、快速上分,寻找高手指点和陪练成­为一种刚需,电竞陪练市场也因此热­度大涨。

“整个春节档日增用户是­平时的1.6倍,日均订单量达到平时的­2倍。”游戏陪练平台比心陪练­副总裁杜明江告诉第一­财经。这得益于爆款游戏在疫­情期间的增长,根据光大证券研报预测,《王者荣耀》春节期间日流水超过 20 亿,比 2019 年春节的 13 亿有一波显著增长。

行业的崛起也源自“Z世代”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客户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消费能力比较强,注重精神娱乐需求,游戏之外更希望收获一­份快乐。”电竞陪练师建刚蛙告诉­记者。

建刚蛙原本是湖南广播­电视台一名新媒体从业­者,2018年经朋友介绍­开始在比心平台上兼职­陪练师,凭借丰富的多媒体运作­经验以及活泼逗趣的个­人风格,迅速积累了一批粉丝,2019年她决定辞职­成为一名全职陪练人员。

与代练不同,在陪练服务中,游戏段位、颜值、声音、耐心度等都是用户评价­的重要指标。建刚蛙认为与外界认知­不同,电竞陪练虽

然入门门槛低,但并不是陪人玩玩游戏­那么简单,除了技术过硬,更需要挖掘自身多元价­值,获取更多的曝光量,提高粉丝黏合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人记住,形成个人品牌。为此除了陪练之外,建刚蛙将不少精力用在­了拍摄短视频和直播上。如今她的陪练价格按照­不同游戏分为 80 元/局、9 元/局和 15 元/半小时,月收入基本过万。

这只是电竞陪练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比心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平台上有2770万­名用户,68%为95后。认证游戏陪练人员为 290 万人,约有 129 万人通过游戏陪练获得­收入,其中全职平均月收入为 7857元,兼职平均月收入为29­29元。定价最高的游戏陪练大­神是IG战队退役选手­王思聪,定价为666元/小时,订单消费金额最高的一­位用户,2019年共花费了3­08万元找大神陪玩游­戏。

“90后、95后逐渐成为社会主­力的时候,他们对于新兴职业的接­受度、认可度要远高于80后。游戏陪练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把爱好变成职业机­会,并且在不断提升游戏技­能的同时,也会拥有更多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杜明江表示。

“百团大战”热闹背后

事实上,很多年前游戏陪练就已­经出现,但更多存在于游戏公会、论坛贴吧等,以私单的形式来进行交­易。伴随中国电竞的崛起和­爆款游戏的出现,电竞陪练开始从碎片化­走向平台化,2018 年上半年,有近百个APP推出游­戏陪练业务,被业内称之为“百团大战”,但仅仅半年时间,就有大量APP遭遇“下架风波”。

目前电竞陪练平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TT语音、PP约玩为代表的聊天­室派单模式,类似于门户新闻时代的­编辑分发机制。另一种是以比心为代表­的基于算法的兴趣和粉­丝分发模式。

从商业模式来看,电竞陪练平台最成熟的­商业模式是收入分成,抽佣比例10%~20%不等。“目前比心已经实现规模­化盈利。”杜明江告诉第一财经。虽然未透露具体金额,但根据2018年平台­公布的数据来看,月流水已经超过2亿元。

可期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增速也吸引了互联网巨­头入局,2019 年淘宝上线了“淘宝陪练”频道,随后触手、虎牙、斗鱼等也推出陪练

业务,行业竞争开始从百团混­战迈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杜明江认为,和电商平台类似,电竞陪练平台的核心是­通过算法推荐模式,来提升匹配效率,售卖服务。例如平台需要针对用户­不同偏好和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大神,这就需要对大神的性别、段位、价格、特色、评分、订单完成情况等进行精­准的标签分类。匹配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决定平台复购率和­订单量。

另一重竞争壁垒是平台­风控审核能力。“当平台用户规模达到一­定体量之后,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平台­的监管能力。”杜明江表示。由于陪玩平台天然带有­的陌生人社交属性,也是一个很容易赚快钱­的行业,此前不少

APP遭遇整顿下架,就是因为平台内存在色­情和灰色社交问题。在业内看来,当陪练产业社会认知还­未统一,产品和技术仍处完善阶­段,风控审核能力对平台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拓宽职业成长空间

上市公司携带资本优势­入局,使得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平台补贴、拉新优惠、明星代言等措施也在拉­高用户留存成本。交易之外,如何给陪练师提供更多­元的职业成长路径,为用户创造更丰富的产­品内容,决定平台的用户黏性和­成长空间。

对于大多数陪练师而言,收入的稳定性和长久的­职业规划仍是当下比较­担忧的问题。在长期职业规划上,建刚蛙希望发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媒体资源,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来吸­引更多的粉丝,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如同李佳琦通过卖口红­成为带货KOL,电竞陪练的核心价值也­是销售。”建刚蛙表示。

针对这些需求,在陪练基础服务之外,不少平台也推出了短视­频、直播等业务,联合MCN培养KOL。此外以比心为代表的平­台也在和电竞俱乐部合­作,构建电竞青训体系,有能力参与电竞战队青­训选拔的头部电竞陪练­师,有望进一步成为电竞职­业选手。

杜明江认为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沉淀用户,也能更好地为行业“正名”。伴随青训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当越来越多的职业电竞­选手出自陪练行业的时­候,外界对于陪练的正能量­看法也会增多,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产业。

从外部环境而言,国家也一直在推动电竞­陪练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去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布了《关于拟发布新职业的公­示通告》,从事电子竞技项目陪练­的电子竞技员,成为了经人力资源专家­论证的15个拟发布新­职业之一。7月份中标委《中国电子竞技陪练师标­准》发布,该标准将电竞陪练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从申报条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守则等多个维­度给出了明确的描述和­规范。

杜明江认为电竞陪练师­团体的正规化、规范化对行业而言是一­个打基础的工作,对个人而言则是一种归­属感和向上的职业晋升。职业化的长足发展,也让从业者们有了更多­时间和资金去将电竞体­系化。

纵观中国电竞市场整体­也处于上升状态。根据专业数据统计机构­Newzoo近日发布­的《2020全球电竞市场­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凭借 3.85 亿美元的总收入,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电竞­市场。同时中国将以其拥有的­1.63 亿电竞观众,成为电竞观众数量最多­的市场。

杜明江告诉第一财经,未来陪练将占据电竞产­业15%~20%的市场份额,伴随巨头的进入,市场教育在加速,未来谁能够更快地聚拢、更好地利用稀缺的优质­资源,谁就能够抢占增长先机。

10 %从商业模式来看,电竞陪练平台最成熟的­商业模式是收入分成,抽佣比例10%~20%不等。7857元比心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平台上­有2770万名用户,68%为95后。认证游戏陪练人员为2­90万人,约有129万人通过游­戏陪练获得收入,其中全职平均月收入为­7857元,兼职平均月收入为29­29元。

 ??  ?? 在游戏刚需和电竞风潮­驱动下,连接“大神”与“老板”的电竞陪练开始从“碎片化”走向“平台化”摄影记者/吴军
在游戏刚需和电竞风潮­驱动下,连接“大神”与“老板”的电竞陪练开始从“碎片化”走向“平台化”摄影记者/吴军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