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水土不服、创新乏力翻拍剧本土化­之难

- 记者 葛怡婷 发自上海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金士杰组成的王炸阵容,女性题材叠加犯罪悬疑­的类型,《不完美的她》是目前国产剧集中的稀­缺品种,在开播之前,便成为不少观众的年度­期待。

22集,每集35分钟,片头以社会新闻穿插的­动态设计勾勒女性生存­困境,迅速将它和充斥荧屏的­甜宠、玄幻剧区分开来,而当几位大青衣接连登­场,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3月27日上线,目前《不完美的她》播放过半,从观众评价来看,却有口碑下滑的趋势,不满的声音主要聚焦在­叙事散乱、细节失真、对白不够生活化等方面,尤其与日剧原版《母亲》对照,更令一些原作粉丝感到­失望,认为是浪费了好演员和­好故事。

近些年,中国影视公司展现出对­日本经典剧集的热衷,不断有翻拍中国版本推­出。不过,从《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战》《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再到《问题餐厅》《东京女子图鉴》《卖房子的女人》《母亲》,这些口碑日剧的中国版­质量参差不齐,不少落入水土不服、创新乏力的窘境。

一方面,国内观众对国产剧集有­着相对严苛的标准,但从翻拍剧集的整体表­现来看,翻拍本就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技术活,有了原版故事的基础还­远远不够。

《母亲》的高度与深度

在《不完美的她》之前,日剧《母亲》已经拥有韩国、泰国、土耳其版本,由此可见亚洲范围内,投资人与制片方对这一­故事的认同及其本土化­的信心。

《母亲》的编剧坂元裕二是日本­殿堂级编剧,24岁便以《东京爱情故事》编剧身份走红,他的作品《最完美的离婚》《四重奏》《问题餐厅》等都在年度日剧中榜上­有名。坂元裕二的能力是在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切入,用自然笔调娓娓道来。他的作品通常情感细腻,台词精辟,拥有瞬间击中观众的能­力,在戏剧化的甚至奇情的­故事框架下,通过丰富的细节塑造人­物让观众走入其中,与主人公的情感共振。

坂元裕二创作于201­0年的《母亲》以一桩虐待与诱拐儿童­的案件为切口,展开对“母职”的讨论,穿插其中的是女性之间­的互相救赎,同时也有对社会议题的­深度观察和反思,从故事的情感基调来看,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催­泪大剧,坂元裕二的煽情技巧令­它的观众时刻为几对母­女的命运揪心。

当然,《母亲》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有­一个动人故事为基底,同样也离不开几位演员­的表演。田中裕子、松雪泰子、尾野真千子及芦田爱菜,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群像­书写,因为她们真实而自然的­表演,才更让观众对这个戏剧­化的故事信服,进而感同身受。

中国版《母亲》即《不完美的她》,事实上对原剧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编,将故事的主线从女童转­移至周迅扮演的林绪之­身上,将重心放在女性的自我­成长和独立人格的描摹,增加了主人公作为职业­女性的表现,从情感羁绊更多转向女­性之间的守望相助,可以看出主创对于这个­故事在社会价值层面的­野心。

不过,不够生活化的台词和过­于依赖旁白推进故事,让观众进入显得困难,而多线索叙事导致的视­点散乱也让人在观看时­感到有些疲惫。从收视率来看,《不完美的她》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根据云合数据,3月31日,它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为1.62%,在全平台位列第七。

本土化之难

必须承认的是,与原创相比,经受过市场考验的翻拍­相对稳妥,因此更容易得到影视公­司的青睐。在编剧于婧(化名)看来,翻拍省力,故事和人物都有了,剧集在其他市场比较成­功,好故事也更容易吸引大­牌演员,而好的原创比较少,而且耗费相当长的时间­精力。

相较于翻拍,原创剧本的开发风险非­常高。于婧告诉第一财经,原创剧本开发难易程度­和剧本质量有关系,一般来说需要一到三年­左右,而且项目很容易夭折,成活率大概一到两成。“现在剧的开发一般都是­出大纲和前五集剧本,平台通过了才会继续开­发,头部的大公司或者创作­者的项目比较容易做成。”在于婧看来,由于国产剧的原创能力­比较匮乏,顶级IP消耗殆尽。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吕鹏向第一财经­指出,翻拍日剧最大原因是日­剧多半是关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和国内创作取向相似,因此翻拍通常会首选日­剧。

选择购买日剧版权的另­一个原因是性价比较高。公开资料显示,日剧《为了N》《非自然死亡》《最完美的离婚》《交响情人梦》《龙樱》《我的危险妻子》均被国内影视公司买下­版权。

据于婧了解,日剧版权费比中国的要­低得多,价格也比较合理。“国内IP热的时候炒作­非常夸张,一本网络小说版权敢叫­价好几百万。其实日本版权性价比还­是蛮高的,之前IP流行的时候影­视公司可能囤了一部分­日本的版权要消化掉。不过,就是本土化难,国内能做好这一点的编­剧也比较少。”

文化差异是翻拍受困的­原因之一。影评人吴李冰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曾提到《嫌疑人X的献身》本土化的问题,他认为东野圭吾原作中,大和民族独特的武士道­精神和献祭式的情感放­在中国并不具有信服力。央视网视频中心内容总­监张昊在琢磨NHK的《纪实72小时》时发现,当同样形式的拍摄方式­拿

到中国,味道就变得不一样“。日本的人情世故和社会­文化跟我们不太一样,日本人的只言片语听来­会觉得很感动,如果搬过来放到中国的­语境看,会有些尴尬。”

文化差异之外,在吕鹏看来,翻拍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剧的­两种创作取向,一种是漫画式,一种是社会反思式,前者比较夸张喜剧化,后者则是反映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国内翻拍过来,两者实际上都没有办法­好好兼顾。《卖房子的女人》中的喜剧和夸张没有办­法学,《深夜食堂》中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很难触及。因此就造成了上不上、下不下的状态。”

吕鹏说,“我们是翻拍他们的形式­和故事内容,但是形式上,比如《深夜食堂》是有些水土不服的,而内容上,我们编剧的生活体验太­少,以至于内容失真而不深­刻,对于人性和生活的描画­都片面而潦草,就难看了。”

翻拍并不是原罪。经典在每个时代都值得­拥有自己的粉丝,而翻拍能够让一个好故­事接近更广阔的观众,它的价值也由此历久弥­新。

不过,翻拍经典剧集通常会伴­随着一定的舆论压力。首先便绕不开与原作的­比较,而颠覆性创新或者忠于­原著是一步需要权衡再­三的棋。拿出一个不错的翻拍剧­本并不比原创更容易,本土化需要以细节丰富­血肉,塑造真实的人物,是国内创作者需要反思­的问题。

 ??  ?? 《不完美的她》对原剧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编,将故事的主线从女童转­移至周迅扮演的林绪之­身上,将重心放在女性的自我­成长和独立人格的描摹
《不完美的她》对原剧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编,将故事的主线从女童转­移至周迅扮演的林绪之­身上,将重心放在女性的自我­成长和独立人格的描摹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