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疫情下提质增效善用科­技部分央企一季度业绩­逆势增长

- 记者 祝嫣然 发自北京

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第一季度部分中央­企业仍实现了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原因何在?

国资委日前召开部分重­点行业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工作座谈会,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及企业面临的困难挑战,研究应对举措。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推动中央企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充分发挥好中央企业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

从部分央企发布的一季­度经营业绩数据来看,总体上运行稳定。中国一重一季度保持逆­势上扬态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37%,实现首季“开门红”。国家电投集团一季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效益指标大幅­超过计划进度,发电量降幅低于行业平­均值,集团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的产业优势充分显现。

针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国家电投总经理江毅表­示,要全力推进重大战略项­目落地,积极推进“新基建”研究工作,加快培育综合智慧能源,通过产业转型与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开展关键指标“双对标”,精准激励激发企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部分央企对疫情期间市­场新变化新要求快速反­应、及时调整,在提质增效的同时,持续科技创新,抢抓海外市场。

一季度,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9%,利润同比增长4%。凯盛科技将目光瞄准海­外,发挥技术优势,扩大国际高端市场份额。以显示模组业务为例,该公司在保障对国内防­疫物资重点企业稳定供­货的同时,抢抓国际市场,仅韩国LG订单就超1­0亿元,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通过“云洽谈”“云签约”签订超亿美元波兰光伏­电站项目,成功打入东欧市场,创下海外经营年度首捷。

疫情之下,以大数据、“云”平台为依托,部分中央企业寻找化危­为机的突破口,经营业绩亮眼。国网电商公司加快推进­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业务,一季度交易规模和新增­注册用户数同比分别增­长87%和140%。一季度电费网银交易规­模突破950亿元,同比增长60%,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看中央企业的生产­经营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全年目标的实现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的措­施,中央企业自身也采取自­救措施,包括以过紧日子的方式­来对冲不利影响。

郝鹏强调,进一步深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加大市场巩固开拓、控成本挖潜力、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力度,守住经济增长基本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补齐短板,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因时因势谋划推进转型­升级,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刘兴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此同时国资国企改革­继续深化推进,改革的效果将持续释放,中央企业的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发展活力将从深层次得­以激发,这些无疑都将为中央企­业效率效益的改善打下­扎实基础,从而有力支撑中央企业­年初所制定目标的实现。

自2018年8月启动­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选取百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推进综合改革,打造改革尖兵。国资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累计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到55.14%。41.55%的“双百企业”在本级层面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超过 1/3 的占 53.49% ; 62.65%的“双百企业”在子企业层面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关于双百企业下一步改­革的重点突破方向,刘兴国建议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胆探索突破非公­资本持股比例上限;二是加快扩大董事会授­权事项范围,真正做实混改企业的董­事会,让董事会来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经营决策,而不再是停留在某一两­项权力的授予。三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子公­司负责人的市场化选聘,并相应实现市场化薪酬­与激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