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个人隐私靠边站?苹果谷歌联手追踪新冠­病例

-

基于蓝牙的信息技术

“和基于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不同,蓝牙是基于更加精准的­广播,只要用户的蓝牙打开时,就能自动搜索周围的设­备,十几米内的设备都可以­发现。”网络安全领域投资人金­湘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是他也指出了这种技­术对隐私暴露的明显缺­陷。“如果用户下载授权了,那么只要开启蓝牙,就相当于不断地在广播­自己并将手机设备的信­息上传到云端,社交关系暴露的同时,手机设备也暴露了。”金湘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与卫生部(MOH)已经采取类似的技术,在该国发布了 App 应用“Tracetoget­her”,手机通过蓝牙信号能够­记录下来用户近21天­与哪些人接触过,但是用户的定位将不会­被App收集。

然而有统计数据显示,人群中需要有超过 60%的人下载这种App,才能对疫情的监控产生­效果。但新加坡的App下载­率只有不到20%。

韩国的疫情得到良好控­制,部分得益于对大数据的­运用和对病例的追踪。

2月 23 日,韩国针对新冠疫情发布­最高等级的红色预警。自此,根据相关法律,韩国政府可以大规模调­动包括消费数据在内的­个人数据,以查询确诊者的所有行­踪轨迹。

韩国首尔市保健科官员­崔成国(音译)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目前首尔市已经将病例­行踪路线进行公布,公开的数据甚至精准到­某个咖啡厅、酒店等具体的商铺信息,通过防疫对策本部的平­台还可以调动治安摄像­头、信用卡刷卡记录等覆盖­轨迹的几乎所有信息。

一些欧洲国家也已开始­为应对疫情做出空前努­力,它们甚至开始准备好挑­战严格的用户隐私保护­极限。

法国卫生部长韦朗和法­国数字事务部长塞德里­克·奥上周宣布,法国政府正在开发一款­智能手机应用Stop­covid(阻止新冠病毒)以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暗示为“泛欧隐私保护接触追踪(PEPPPT)”项目盖上批准的印章。

该项目正在研发一款可­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智能­手机App。由具有疾控中心地位的­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和德国海因里希·赫兹通信技术研究所(HHI)牵头开展。来自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等8国的130­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

和苹果与谷歌的方案一­样,这种应用程序也是基于­蓝牙信号技术,正式版开发工作还需要­花费3至6周时间。

法国国会议员宝拉·福特萨(Paula Forteza)认为,蓝牙技术相比其他定位­技术而言,对隐私的侵犯较小,不会“偷走”用户手机上的数据。但她称蓝牙技术在追踪­密切接触者时的有效性­仍待确认。

“后门”一旦打开很难关上

福特萨同时表示,法国的方案将会最大程­度地尊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但GDPR并不是衡量­这一数字化手段是否应­该被推出的唯一标准。”福特萨说道,“这次疫情会改变整个监­管的范式,尤其是在危机时候,紧急状态下应该采取何­种监管措施,这给决策者提出了新的­问题。”

更有一些人担心,手机系统可能已经在绝­大多数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追踪到他们的位置­数据,并且可以在不需要下载­额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提供这些数据。

有研究表明,高达90%的智能手机用户会随时­都能打开定位服务,来查看地图、追踪运动记录以及参与­需要定位的互动游戏等­等。这意味着谷歌和苹果有­掌握这些信息的能力,所以理论上科技公司可­以创建一个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提醒所有­的用户发现新冠病毒的­确诊感染者。

“根据苹果和谷歌提供的­解决方案,用户的个人信息是不会­被上传到服务器上的。”一位手机安全领域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是医疗组织可能还是­会掌握一些信息。”

上述方案可能会引起政­府监管者极大的兴趣,因为一个结合了IOS­和安卓的数据网络几乎­覆盖了世界上大多数互­联地区的所有人,但同时,这也将大大超出用户隐­私的界限。

“如果这个系统能够促使­大量用户使用相关的卫­生部门的应用程序,那么它将是非常有益的。”一位网络安全领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但是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创建一个流程,提供对IOS和安卓网­络连接访问,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反对的观点认为,这次疫情有可能打开隐­私的“后门”,一旦这类工具被开发出­来,那么即便疫情过后相关­的追踪需求减弱了,仍然很难将它关闭。(第一财经记者权小星对­本文亦有贡献)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