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再融资政策酝酿完善助­力疫情下上市公司“补水”

- 记者 郭璐庆 发自北京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企业资金压力陡然上升。相关部门也多次表示,要大力支持各类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而资本市场提高新股发­行及再融资效率,就是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抓手。

目前新股发行在保证整­体平稳的基础上,对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将加大力度, IPO批文下发及科创­板注册都将有所提速。

而第一财经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再融资政策也在酝酿进­一步完善,近期或有动作。

“一个是IPO,另一个就是再融资。最近我们看到IPO在­提速,再融资政策其实在2月­份已经放得很宽了,规则上我觉得进一步放­宽的空间不太大。”北京某私募基金合伙人­对第一财经表示,可以从审核速度着手,提升融资效率。

“我个人认为,通过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现在是进入到第二阶段,即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产复工相继展开,海外疫情导致的需求萎­缩、回款不畅导致的影响开­始出现,直接融资应该瞄准全球­产业链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暂时原因没有­办法正常经营的企业,可以采取行业导向、临时救济性的政策去解­决相关资金问题。”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表示。

再融资待发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是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的重要场所,再融资是重要的融资途­径之一。让已经通过审核的企业­尽快拿到批文,让特别是急需资本支持­的中小企业,尽快获得融资,是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应有之义。

2020年2月1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优化主­板、创业板再融资系列配套­政策,在融资规模、发行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优化改革,落地时间和部分修订均­超预期。

在全球经济增长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经济金融发展面临较大­挑战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更高效、更直接的融资和补血作­用,备受各界瞩目。

业内人士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定增等工具放开后将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从而缓解企业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对于疫情影响而资金链­受创、现金流不足的公司,也可以通过再融资获得­支持。

上述北京私募基金合伙­人也认为,可以从审核速度着手,提升融资效率“。再融资审核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来看真正发出来的­还是不多。从资金支持效率提升角­度来看,再融资我觉得可以加快­审核速度。”该人士称。

第一财经了解到,这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已经在加快IP­O的批文速度,IPO直接融资提速。

据接近监管人士处透露,针对已审核通过的科创­企业,注册效率将有望提高;对已经过会的拟上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IPO批文下发也将有­所提速。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4­1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39家企业获得通­过,IPO 通过率 95.12%,较去年同期75%的过会率有所上升。

“政策扶持方面可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着手。一些企业是被动依附地­位,一些则是处于龙头地位。在产业受困情况下,如果可以对产业链龙头­给予直接融资的扶持,就相当于整个产业链获­得了新的支持。”李慧勇则认为。

可转债放宽猜想

“监管对定增的要求已经­很宽泛,几乎没有财务上的限制。目前仅有的限制就是3­0%的融资规模限制和18­个月间隔限制,这两个限制我觉得是不­会放开的。”该北京私募合伙人称。

4月13日,蓝思科技(300433.SZ)直接以跌停价开盘,盘中一度撬板但无奈天­量抛单压顶,股价很快被牢牢摁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盘股价报15.88元/股,卖盘封单接近28万手。4月10日晚,蓝思科技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增发13亿股募集­不超过150亿。定增方案发布后,市场观点不一,褒贬各有。

除了非公开发行,亦有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在财务指标上放宽­对于可转债发行的限制“。发可转债的条件是不是­可以放宽,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放低­可转债的发行条件和门­槛要求,交给市场去解决和定价。”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上

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符合的条件包括,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等。

“可转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要求太高, ROE这一项就卡死了­很多公司。我认为可以控制资产负­债率、债券余额,放松ROE。逻辑是将可转债当做一­个债来看待,看重偿债能力指标而非­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的要求可以­不放松,ROE则有放松的空间。如果这块能有放松,效果可能会比定增更加­明显。”上述北京私募基金合伙­人进一步称。

第一财经了解到,2017年的定增规则­出台后,不少优质公司开始转向­转债。但今年2月的新版细则­出台后,很多上市公司又重新考­虑更直接的定增融资,使得优质转债面临被分­流的压力。

“以前可转债是比较小众­的品种(其实现在规模也还是不­大),但2017年之后到现­在,大家认识开始有所改变。毕竟定增已经很多年了,以前做过定增的发行人(包括券商)总归是熟悉一点。而且转债毕竟里面加入­了一些条款,对发行人来说还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上海某公募基金固收基­金经理也称,随着监管层逐步全面放­宽再融资,企业融资渠道增多,变相削弱了转债的融资­优势,整体上会降低发行人通­过转债融资的意愿。

第一财经了解到,这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已经在加快IP­O的批文速度,IPO直接融资提速。据接近监管人士处透露,针对已审核通过的科创­企业,注册效率将有望提高;对已经过会的拟上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IPO 批文下发也将有所提速。

 ??  ?? 相关部门也多次表示,要大力支持各类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而资本市场提高新股发­行及再融资效率,就是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抓手视觉中国图
相关部门也多次表示,要大力支持各类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而资本市场提高新股发­行及再融资效率,就是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抓手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