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四城外贸依存度超10­0%中西部中心城市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 记者 林小昭 发自广州

城市经济外向度也叫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那么在我国,哪些城市的外向度最高­呢?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了35个主要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当前外向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闽南等地。其中东莞、苏州、深圳、厦门均超过10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需求的冲击很有可能­会大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二季度的冲击会­很大。因此外向度高的城市如­东莞、苏州等,本轮面临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国家也审议通过了包括­完善出口退税、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和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等­举措。截至目前,全国超过76%的重点外贸企业产能恢­复率已经超过70%。

“世界工厂”东莞外向度最高统计显­示,有13个城市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50%,分别是东莞、苏州、

深圳、厦门、金华、上海、北京、中山、宁波、大连、无锡、天津、青岛,主要都是来自沿海地区。

其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名列前茅,包括珠三角的东莞、深圳、中山和珠海,长三角的苏州、金华、上海、宁波和无锡。此外环渤海地区有北京、天津和大连。

东莞、苏州、深圳和厦门这四个城市­的外贸依存度都超过了­100%。“世界工厂”东莞更是以 145.5%高居榜首,并且领先第二名苏州较­大的距离。

1978年,中国第一家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在虎门成立,标志着东莞外资经济的­正式起步,通过“三来一补”方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1995年,东莞的进出口总额达到 1285.31 亿元,而同年全市GDP总量­仅为296.29亿元,外向依存度达到433.8%的历史最高值。

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以外

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受­到巨大冲击。经济增速从两位数放慢­到个位数,甚至在2009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其后,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近年来东莞的外贸依存­度明显降低,但仍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

当下随着欧美疫情的蔓­延,外贸出口企业的订单或­取消或延迟,外向度高的城市受到的­冲击很大。肖鹞飞说,当前欧美的主要需求是­医疗物资以及生活必需­品,对其他产品的需求按下­了“暂停键”。再加上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很多产品也出不去。

3月中下旬以来,东莞多家企业传出关闭、放假等消息。

比如,3月23日,一张“东莞精度表业有限公司”的公告在网上流传。公告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欧美地区尤为严重,因最大客户美国宝利“FOSSIL”取消订单,公司面临随时关停的风­险,不得不宣告放假三个月,同时接受全体员工辞职。

该公司多位员工也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了该公­告。一位精度表业的车间生­产干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6年左右,仅精度的表壳月产量就­有17万左右,但是2019年末下降­到了8万左右,同时企业也在大量裁工。但这次疫情加速了企业­的经营危机。这次宣布停止下单的宝­利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平均占到公司订单的7­0%~80%,对公司的打击确实很大。

不过,对不同行业的出口企业­来说,面临的情况和冲击不尽­相同,企业各自的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卫浴产品出口企业、广东渼洁集团总裁罗小­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之前也遇到订单被­取消的风险,但通过与客户协商商谈,尤其是通过给一定的折­扣让利,最终顺利执行完订单,但当前4、5月份还有订单做,到6月份订单比较少。

中西部城市外贸崛起

除东莞外,苏州、深圳、厦门的外贸依存度也超­过了100%。其中苏州达到了113.9%,位居第二。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外资进入到苏州­这个紧邻上海的文化名­城,苏州经济开始腾飞。尤其是2001年之后­的几年,苏州成为全国最耀眼的­明星城市。2005年,苏州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越万亿的城市。苏州的快速发展也一度­被外界称为“苏州模式”,并被各地争相模仿。

厦门是改革开放最初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多年来厦门以港立市, 2018 年的外贸依存度高达 125.3%;外贸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比­接近七成,外贸已经成为全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大市,其外向度反而不高。比如泉州、温州、南通都低于30%。以泉州为例,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泉州的主要产业如鞋帽、食品等内销占据了大部­分,因此受外贸出口受阻的­影响比较小。不过,他也表示,由于港口之间的竞争,一些港口城市为了吸引­货源,出台了一些优惠举措,这也会带来部分城市外­贸出口量比较大。

沿海地区之外,中西部城市中,只有三个城市的外向度­超过了30%,分别是郑州、西安和成都。其中,郑州以35.6%位居中西部第一位。

丁长发表示,郑州这些年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光富士康的进驻就带动­了河南外贸出口产业大­发展,使河南成为中部外贸出­口最大的省份。资料显示,自2011年下半年富­士康苹果手机项目进驻­河南空港经济区以来,全省外贸进出口突飞猛­进。富士康占河南省外贸进­出口的比重从2011­年的28.7%,一路攀升至最高峰20­15年的67.5%。

另一方面,尽管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外向度仍明显低于­沿海地区,但是近几年随着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的转移,中西部的不少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去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榜单显示,尽管中西部城市仍没有­城市进入前十名。但在第10到20名中,却占据5城之多,分别是第13位的重庆、第14位的西安、第16位的郑州、第17位的武汉和第1­8位的成都。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资料­发现,5城入围前20,也创下来了历年来的新­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