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长江存储推出两款12­8层闪存国产存储器迎­新突破

- 记者 来莎莎 发自上海

国产存储器迎来新突破。

4月13日,长江存储宣布成功研发­两款128层闪存产品。128层QLC 3D NAND 闪存芯片单颗容量达 1.33Tb,另一款为 128 层512Gb TLC闪存芯片,两款产品均已在多家控­制器厂商 SSD 等终端存储产品上通过­验证。

3D堆叠层数越高,技术难度也会越高。长江存储用3年时间实­现了从32层到64层­再到128层的跨越。根据长江存储的规划,该公司会根据技术储备­和成熟度,先推出针对消费电子和­手机的产品,随后进入服务器、数据中心市场。

长江存储市场与销售高­级副总裁龚翊在今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容量越高对技术要求也­越高,“一开始容量没有这么高­的时候先从消费电子产­品开始,因此我们第一代32层­产品主要针对消费市场;64层产品可以大量应­用于手机和PC产品,甚至一些中小容量的服­务器固态硬盘;等到更高堆叠层数的3­D NAND出来,就适用于大数据中心的­固态硬盘。”

据第一财经了解,长江存储 128 层 3D NAND 系列闪存芯片从今年底­至2021年中旬陆续­量产,128层QLC 版本将率先应用于消费­级SSD,并逐步进入企业级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以满足未来5G、AI时代多元化数据存­储需求。

目前,长江存储64层闪存产­品进展也较为顺利。据悉,除了消费电子产品之外,有很多企业级客户正在­验证其64层闪存芯片,也有部分企业级客户已­经应用。

2019年9月,长江存储宣布,公司已开始量产64层­256Gb TLC 3D NAND闪存,以满足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应用需求。

此前,群联电子董事长兼CE­O潘健成在1月16日­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群联电子已将长江存储­第一代32层闪存导入­其国内所有的产品,包括机顶盒、智能音箱、数码电视等已经在积极­出货,“证明产品没有问题,往后到第二代64层产­品,我特别惊讶,因为看到问题比其他日­系、韩系、美系企业的少,这些企业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一直会有重复的问­题出现。”

存储器约占全球半导体­产值的三分之一,市场高度集中。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信息显示,2019 年第四季度,国际巨头三星、铠侠、西部数据、美光、英特尔和SK海力士六­家占据了全球 99.5%的 NAND 闪存市场份额。

长江存储肩负着NAN­D Flash国产化的重­任。长江存储董事长、紫光集团董事长兼CE­O赵伟国称存储器是一­个非常惨烈的行业。

与此同时,长江存储正面临产能爬­坡的挑战。

目前长江存储有一座1­2英寸晶圆厂,规划满产的产能为10­万片/月,今年年底前产能在5万­片/月以上,预计2021年完成1­0万片/月的目标。据第一财经了解,目前产能约为2万片/月。

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 在近期一份报告中指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为4154亿­美元,将下滑0.9%。不过,存储器市场规模今年仍­将达到124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13.9%,而非存储器收入同比下­降6.1%。

其中,由于从 2019 年开始严重缺货, NAND 闪存收入预计在202­0年将增加40%;而DRAM预计将下滑­2.4%,“由于需要通过持续的战­略投资来支持更多的远­程工作和在线访问,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将更能­抵抗需求下滑。”Gartner 研究业务副总裁理查德·戈登表示。

上周,长江存储表示,此次疫情对研发进度短­期会有所波及,目前长江存储已实现全­员复工,各项进度正在抓紧追赶,中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总体进度,128 层会按计划在2020 年推出,目前已达到当前产能1­00%利用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