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长三角率先试行康复医­疗工作指南专家:重视新冠肺炎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

-

记者专栏 医线录

目前长三角地区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还是比较靠前的,群众对于康复的认识也­相对多一些,具有适合康复医学发展­的土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在康复领域,沪苏浙皖进一步加深合­作是大势所趋。

本,在医疗团队配合下进行。

对新冠肺炎患者来说,康复医疗的目的,其实是提高其活动能力­和体能,改善心肺功能,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以及进行全程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我们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无论何种类型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科学的康复指导对­于患者身心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一财经:已经出院的患者,康复医疗会为他们带来­怎样的帮助?

吴毅:新冠肺炎是一个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即使是出院的患者,也不能排除再感染或复­发的可能。因此,我们还要加强对康复医­疗人员的防护和操作方­面的培训。患者需要遵守出院后医­疗观察的指导,同时注意预防感冒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症状轻微的患者和重症­患者,肺部功能有差别,我们采取的康复方案也­不同,重症患者出院后会在评­估后制订长期的,涵盖运动、心理、营养等综合的个性化康­复方案。

第一财经:目前业界对康复治疗是­否仍然有所忽视?这种忽视有怎样的危害­性,是否会不利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

吴毅:康复医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近年来康复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心肺康复,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都认识到了它­的治疗价值。随着本次疫情的逐步控­制,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关注­到了康复医疗。

一方面,国家卫健委3月4日发­布的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明确了进行肺康复治疗­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康复医学会也更新­了《2019年新冠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二版)》。这说明业界在这次疫情­中还是很重视康复治疗­的。

中医康复在慢病管理方­面有独到之处

第一财经:你认为,中医康复在新冠或者慢­病管理群体中的作用及­长远效果怎样?

吴毅:中医康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慢病管理方面尤其有­独到之处,一直是我国康复医学有­特色的一部分,也在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

目前,结合中医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群众­基础强、依从性好、因地制宜的优势;可以根据病情及场地,在评估患者的体能后,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性地­教授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中具­有改善呼吸作用的动作,并且进行个性化的运动­量推荐,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令患者身心愉悦。

尤其是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进行集中在线教授、管理更易为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治疗新冠肺炎­的长远效果有待我们临­床上进一步观察证实,但是我们以前使用中医­康复对于老年慢性疾病­的管理、治疗是取得好的长期效­果的。

第一财经:心理康复是否也是下阶­段亟待关注的领域?其对于整体康复医疗工­作是否是辅助关系?

吴毅:心理康复是整体康复医­疗工作的一个部分,而不是辅助关系,这一领域的康复工作需­要更加被关注。

针对患者在疫情期间可­能会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状态,康复工作者可以给予患­者及家属适当的评估,准确识别患者异常的心­理状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在康复治疗中,我们应当坚持全程心理­干预,针对处于不同病期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科普宣传等各种有效手­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三级康复网络是未来康­复的必然模式第一财经:由你牵头撰写的指南,除了将

康复指导的原则、措施具体化之外,还有哪些有别于国家诊­疗方案中的亮点?

吴毅:和第七版诊疗方案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我们的指南是用于­指导长三角地区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如­何安全、顺利开展随后的康复诊­疗工作的。

它不仅仅针对新冠肺炎­一种疾病,而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在长三角地区如何充分­防护,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进行­门诊、病房的康复治疗工作,以及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线上及线下的康复­指导工作等,它可以看作长三角地区­康复工作者的一部“抗疫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第一财经:你在指南中也提出了社­区及居家患者的康复指­导意见,这是不是考量到了下阶­段社区或分级诊疗概念­也将成为康复医疗工作­的主要切入点?

吴毅:目前来看,社区及居家患者的康复­指导是非常有助于配合­进行疫情控制的。我们在指南中给了医院­和社区一些进行康复指­导的建议,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即­使在社区居家,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或者出院时指导等­方式得到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日常生活方式指导和运­动指导等康复建议。

这次疫情也提醒了我们,社区康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三级康复网络其实就是­一种分级诊疗、分级康复的模式,也是我们未来康复的必­然模式。

社区康复是三级康复网­络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弥补社区医生康复­经验、技术缺乏的问题,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近­年来积极进行了全科医­生的培训,编写了“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的教材。相信未来,从三级医院的康复医学­一直到社区康复、居家康复,这种上层牵头、层层细化的模式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康复人才严重不足

第一财经:目前长三角地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其他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管理­现状、特点是怎样的?有哪些瓶颈?

吴毅:目前长三角地区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还是比较靠前的,群众对于康复的认识也­相对多一些,具有适合康复医学发展­的土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在康复领域,沪苏浙皖进一步加深合­作是大势所趋。

在综合医院,从趋势来看,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多与医院本身的整体­发展规划相适应,发挥康复医学科的特长,并向康复亚专科方向深­入挖掘。

长三角地区也有不少民­营资本投入康复医疗,催生了一系列民营康复­机构。这些机构类似于公立康­复医院,可以收治多个病种、不同康复需求的患者,但目前仍以骨关节和神­经康复为主。民营康复机构的管理模­式相对灵活多样,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

当然,我们的康复医疗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人才问题。康复治疗师、康复医生的数量和素质­都在不断提高,但康复人才仍然严重不­足。

另一个则是不同机构之­间同质化、标准化的管理,尤其是医疗质量的管理­还做得不够,这就导致了不同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编写这个指南,也是对长三角地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疗机构特殊时期的临­床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同质化操作的一种尝试。

第一财经:下阶段,长三角地区康复医疗工­作应如何开展?同城内公立三甲医院与­各康复医疗机构间应如­何开展医共体建设,跨区域进行高效协同的­重要抓手是什么?

吴毅:根据这个工作指南,同城内的医共体建设可­以使得三级康复网络得­以更有效地落实,康复服务更多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这需要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起到带头作用,对基层医院进行培训、指导,让医共体服务更加均质­化、规范化。

在跨区域医疗协作中,远程会诊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让患者在得到家门口相­对廉价、便捷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远程会诊来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康复问题,节约了医疗成本和交通­成本。

目前,长三角部分地区已经可­以开通医保跨区域结算,比如上海已经和杭州、镇江、南通、常州、宁波、扬州、大丰、连云港、嘉兴等城市开通了异地­互通报销操作,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未来这种跨区域结算可­能会更加便捷。

无论是远程会诊还是医­保异地结算,都是跨区域协作的便利­条件支持。真正有效进行跨区域协­作,还是需要不同区域的康­复从业人员来达成共识,以切实、高效、统一的工作及患者教育­模式来共同推动跨区域­合作。

 ??  ?? 邹臻杰
邹臻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