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上市公司大手笔回购频­现格力美的在打什么算­盘

- 记者 郭璐庆 发自北京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上市公司推出大手笔的­回购计划,通常有两个出发点,一是托底股价;二是用于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尽管回购是回馈股东较­好的选择,但限制在于减少净资产­的同时,也放大了杠杆;且若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回购,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

4 月 15 日晚间,沙钢股份(002075. SZ)公告,拟以不超过 3.26 亿的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本次回购股份的目的为­实施股权激励。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有效股­份回购预案,合计预计耗资114.51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预案来­自格力电器(000651.SZ),后者拟回购金额最高可­达60亿元。

第一财经注意到,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主要­是两种目的,一是出于对公司股价的­长期信心、有托底之意;二是用来实施股权激励。

在业绩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通过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可以提高EPS(每股盈利),有利于增厚股东利益,这在近些年的美股市场­也较为常见。需要看到的是,尽管回购是回馈股东较­好的选择,但限制在于减少净资产­的同时,也放大了杠杆;且若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回购,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

百亿回购资金在途

截至2020年4月1­5日,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共有194家上市公司­实施完成回购,回购次数达到489次,回购总金额达到701.85亿元。具体到单次回购规模,中国平安(601318.SH)单次回购金额最多达到 59.94 亿元,其次为美的集团(000333. SZ)的32亿元。

而美的集团除了单次3­2亿元的回购,今年以来更是回购了6­次,总额达到52.16亿元。同样,晨光生物(300138.SZ)亦回购7次,总额为12.61亿元。

另外,除了美的集团,还有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 6 次回购 ,分 别是会稽山(601579.SH)、好莱客(603898.SH)、海澜之 家(600398.SH)、广 州发 展(600098. SH)和福田汽车(600166.SH)。

其中,也有上市公司不仅单次­回购金额大,而且回购次数也多,雅戈尔(600177.SH)便是如此。今年以来,雅戈尔完成了5次回购,回购总金额达到98.63亿元,接近百亿。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发布有效股份­回购预案的公司已有 23 家,合计预计耗资114.51 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预案来­自格力电器。

4月12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投入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70元/股,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格力电器此次回购股票­为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回购最高限价溢价较高。以4月10日格力电器­的收盘价

(53.74元/股)计算,本次收购最高限价溢价­达到30.26%。

“国内房地产业已经度过­了景气周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将对国内­房地产业产生严重打击,家电消费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我们判断未来几年内家­电行业将长期处于低增­长状态。在业绩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通过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可以提高EPS,有利于增厚股东利益,这在近些年的美股市场­较为常见。”榕树投资总经理翟敬勇­告诉第一财经。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19 年9月 30日,格力电器的总资产29­18亿元,货币资金1362亿元,资产负债率64.92%,按照本次回购上限 60 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2.06%,货币资金的4.41%。

托底股价+内部激励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上市公司推出大手笔的­回购计划,通常有两个出发点,一是托底股价;二是用于实施员工股权­激励。

在格力电器的前期混改­中,珠海明骏及一致行动人­董明珠与招行等七家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贷款总额 208.3 亿元(股权转让规模 416.6 亿元的五折抵押)。基于此,光大证券研究所认为,可将转让价的46.17元/股认为股价的“隐形底部”。

分析人士称,考虑到格力当前阶段的­股价(4月10日收盘价53.74元/股,3月19日盘中低点为 48.4元/股)已接近该水平,适时推出回购有利于支­撑短期股价表现,进一步明确股价安全边­际。

不过,就在格力电器发布该回­购预案的第三天,4月14日格力电器披­露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 13.3亿至 17.1 亿,同比下降70%~77%。上个月底,董明珠曾表示格力因为­疫情在2月损失约20­0亿元。

“这些家电公司的股价确­实处于低估值水平,如格力仅有12倍PE,美的仅有14倍PE,因此管理层有极大的动­力回购公司股份。”翟敬勇表示。

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则表示,回购作为公司利润分配­和现金利用的一种方式,可以起到增厚股票EP­S的作用。

与此同时,回购股份强化内部激励、提高核心人才长期留存­的做法越来越普遍。

中国平安在3月1日发­布公告称,2月24日至2月28­日期间,采用“2020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下称“核心计划”)和“2020年度长期服务­计划”(下称“长期计划”)买入公司A股股票,共计46亿元。其中核心计划共购得公­司796万股,成交金额为6.38亿元;通过长期计划共购得公­司4976万股,成交金额约为39.89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长期计划存续期为10­年(核心计划存续期为6年),期限长于核心计划。规定参与员工需在退休­时方能提出申请,激励员工长期服务公司;参与长期计划的员工达­32022人,覆盖范围包括公司高管­及其他员工。主旨为强化内部激励,提高核心人才长期留存。

同样,格力电器此次所回购股­票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解药也会变成“毒药”

过去一个月,创立于 1916 年的全球航空业巨头波­音公司,股价累计下挫70%。从2019年的737­MAX 坠机事件,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波音公司高负债、高杠杆的弊端开始显现,也因此陷入流动性危机。

需要看到的是,回购也在另一种程度上­埋下了债务隐患。2013年~2019年间波音回购­总金额达643亿美元,大量回购使得公司的净­资产从2017年开始­转为负值。

天风证券认为,市场化行为中,回购周期与企业的盈利­周期是相对一致的。当业绩向好和现金流充­裕的时候,企业更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回购,这时候也往往对应股票­市场表现较好的阶段。但若公司采取激进方式,甚至通过举债加杠杆来­分红或回购,则将有可能导致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对于哪些个股可能因回­购或举债回购造成公司­经营风险,应就具体案例来分析,可观测公司的盈利趋势、负债率、利息倍数、现金流、带息负债占比等指标是­否存在异常。”天风证券分析。

“回购只是代表了上市公­司对股价的一个态度,与股价是否处于相对的­底部以及股票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美股在今年暴跌前回­购都是处于高峰值,国内也有不少相关公司­的案例,上市公司在高位的时候­推出回购方案。只能说回购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股价是否处于底部以及­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还需要从上市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持续的股东­回报能力等入手分析。”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认为,单一上市公司的回购方­案还是要具体地分析,才能够明白上市公司的­真实意图。

 ??  ??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有效股­份回购预案,合计预计耗资114.51亿元视觉中国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有效股­份回购预案,合计预计耗资114.51亿元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