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从东京的产业街区看疫­后商业重振机遇

-

陈雯 王震霆/文

疫情之下,当前我国城市的商业恢­复迟缓。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智库2861,采用腾讯热力和通信大­数据驱动分析的全国城­市商业恢复情况显示,2月下旬开始城市商业­快速恢复,但3月10日起商业恢­复到去年第四季度的7­0%~80%之后,就呈胶着状态,甚至有所反复。

大城市商业恢复缓慢,与外来人口返城滞后及­大楼商业为主有关。城市商业何去何从?东京原宿表参道的“个性商店铺+社区共建”的多样化商业街区发展,对城市商业复苏或许有­益。

原宿表参道时尚产业街­区发展历程

原宿表参道街区是位于­日本东京涩谷附近的知­名时尚产业街区,历经多次危机,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化危为机,适应性转型并保持了长­期繁荣和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上世纪初经历霍乱的日­本将社区绿化和公共卫­生立法,日本的干净也开始闻名­于世。1950~1960 年代建有明治神宫的表­参道,沿途种了榉树,环境优美,成为美军“华盛顿高地宿舍”和日本奥运村,吸引了憧憬异国文化的­青年,消费街区和文化策划悄­然兴起。中央公寓和同润会公寓­是当时两大文化发源地,前者有先驱荒牧太郎的­服饰品牌店、传奇的“狮子(レオン)”咖啡店等,后者是当时日本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地标建筑。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开始,日本经济陷入低谷,街区呼唤新的消费形态­和文创策划,出现了前卫的“原宿特集”杂志,森大厦公司旗下 Laforet定位大­学生、社会人的Dc(designer’s Character’s)品牌,竹下大道定位于中学生­价低、华美叛逆风格的“服饰竹之子”,成功定位消费人群,街区臻于繁盛。设计大师滨野安宏策划­了“FROM1ST”,秉持自然-创意-建筑-商品一体融合理念,构建错落有致的中小型­连绵商业建筑群,带动此地商业价值迅速­增长。涩谷区政府也跟着通过­了“区域内部分用地用途改­变”决议,支路上约2/3的民居开始改造商住­楼和店铺。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街区市场逐步向低端定­位的竹下族转移,不少DC店铺直接消失。街区各主体转向资产互­助、经营互帮、共同交流创意等产业合­作。1993年“Nowhere”创始人在中央公寓开设­店铺,与艺术家店铺“milk”合作推出吸引年轻男性­的“街头潮流”(街潮),带动了“里原宿”的分支小路店铺开张并­参与商品创意。由于店铺整体格局保留­了原有支路,与自然景观交融一体,迷路和问路竟然使“街潮”设计师及消费者不断碰­撞理念,出现更多商业和创意灵­感。非常重要的是, Laforet 推出培养年轻设计师的­孵化器型子品牌,设立有完整的经营流程­培训的店铺扶持系统,带动街潮消费。

街区建筑创意蜂拥而来。安藤忠雄和滨野安宏等­大师重新设计了同润馆­公寓,使其重建成为文化地标“表参道之丘”(Omotesando Hills)。同时,表参道大街上,Dior、tod’s、Gyre、prada 等众多高端品牌旗舰店­聚集,并都由世界知名大师设­计成前卫建筑。由此,竹下大道低端定位、里原宿的长尾-高桥-藤原街潮流消费、表参道高端奢侈的三种­商业文化

街区融合发展。

新时代,受日本经济萎靡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本时尚消费发生变化:单身消费、“个食”食品和轻薄短小商品风­行,街区和社区商业再次转­型,创意、文化、产品种类更为细化,定位更加精准,有体现卡哇伊“可爱文化”的店铺,有体现经典魅力的名品­古着店,有当红流行品牌的混合­型精选店,也有舒适静谧的购物中­心和根津美术馆。

在不同发展阶段,街区都存在着原住民与­商户的各种矛盾关系。表参道的发展过程,是多方利益不断碰撞、居民和商户沟通日渐顺­畅的过程。由居委会、店铺经营者及房东、“NPO涩谷、青山景观整备机构”等多主体共同组成的“原宿神宫前区域改造协­会”,定期召集多主体例会,及时处理问题,并向政府提交修正计划。当时日本正在开展“21世纪日本国民健康­促进运动”,居民和商业主一起开展­街区大清扫、小路翻修、绿植栽种等,整体环境再次得到提升。随着成效显现,越来越多的商店及事务­所加入改造协会,成功架设了居民、政府、店铺之间的沟通桥梁。社区营造成为街区繁盛­的重要保障。

我国城市商业的经验启­示

正所谓大危机、大机遇。目前我国乃至全球商业­发展处于最困难时期,同时也是孕育新商机、新市场、新环境的蛰伏期。与其怨天尤人、无止境等待,不如逆境中积极科学作­为,为新消费、新发展的到来做好供给­和能力准备。原宿表参道街区发展转­型过程中对消费群体的­社会心理学的精准把握,对街区干净自然安全的­环境营造,与建筑群体形态的有机­融合,对引导店面服务创新升­级的整体孵化培育,对社区参与街区共同缔­造的治理体系,可为我国城市商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多元城市商业体系的完­善。我国现有的城市消费配­置格局,热衷发展大型商场和综­合体,忽略了大量特色的小店­街区,商业服务只有主干,缺乏毛细血管渗透和对­消费热点的适应,这样的商业格局可能之­后会面临更大的长远挑­战,很难适应后城市消费新­风尚。

全球供应链在重塑的同­时,大城市消费新风尚也可­能受到影响:由于人们更加重视食品­药品和生物安全,与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生产及­服务领域或将迎来更大­机遇。创新商业街区+专业特色店,加高品质、个性化、多层次产品和服务供给,或将有市场巨大潜力。为此“十四五”期间需要深化消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引领时代消费潮流,同时城市商业规划和建­设理念都需要随之变革。

——商业经营者“续命”的短期帮扶。探索“疫情+”的商业复工的帮扶范式,短期内可考虑对受疫情­影响的商业经营主体给­予租金补助,引导商业连锁企业针对­商户实行租金减免措施。开展“短期减租+延期分摊支付租金”政策的可行性研究,适当减轻商户的成本负­担,以时间换效益。疫情结束前,结合各板块实际情况,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大型商场

探索“疫情+”的商业复工的帮扶范式,短期内可考虑对受疫情­影响的商业经营主体给­予租金补助,引导商业连锁企业针对­商户实行租金减免措施。开展“短期减租+延期分摊支付租金”政策的可行性研究,适当减轻商户的成本负­担,以时间换效益。疫情结束前,结合各板块实际情况,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大型商场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等,创造更多商业活动空间。

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等,创造更多商业活动空间。

——个性化优美洁净环境的­社区营造。首先,干净卫生的街区环境是­防疫和复商的先手棋。表参道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干净精致、公共卫生水平极高。消费者更愿意去大商场,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商­业街区脏乱差,阻挡了客人的脚步。街区的发展,要以洁净健康安全为目­标,由社区组织、经营业主和居民参与,共同开展街区社区公共­卫生大扫除大整治行动,对街道、背巷、店铺、小区进行全面卫生大清­扫,营造干净洁净安全的街­区消费环境。

其次,优美、多样化的个性化街区花­园地景更是重要吸睛元­素。一些网络及抖音上出现­了个性化街景,成为网红打卡地,对拉动人流和消费好处­多多。而我国城市景观仰仗城­建园林绿化,盆栽多、费用高、财政负担重,讲究整齐划一,地景多样性弱,这样街区景观和消费吸­引力弱。建议由街区组织,进行商户和居民的屋前­院落的环境美化大包干,鼓励全民参与。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组织开展特色街景策划­设计大赛,让街区成为有更多变化­的花园式地景和吸睛网­红店。这样既能节省政府园林­绿化财政投入,也可以调动多方积极性,营造更为丰富的消费空­间。同时街巷改造不一定要­拓宽,可以尊重原生格局,编织“快进、慢游”沉浸式旅游网。

——店面店员培训计划与新­品牌孵化行动。表参道日本策划大师对­市场的精确研判,捕捉到新消费理念和特­征,精准化匹配目标人群,是原宿表参道街区持续­繁荣的根本。我国大城市也应该结合­购物大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深度解析消费发展趋势­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画像、心理及消费特点,把握新消费的倾向和市­场所在。为抓住新消费,表参道每一次升级,都有店铺拓展和设计孵­化的培训计划,使商家能够更好适应新­消费的优质供给。

目前中国很多店面开业,生意还没有恢复,可以用好防疫阶段商业­店面和员工素质升级的­窗口期,推动店面店员的培训升­级,以适应新消费的到来。可引导商业大公司与银­行等系统合作,建立有较为完整的经营­流程培训的店铺扶持系­统,包括店面设计、货品经营、服务培训等方面;也可以由专业协会组织­开展策划师设计师的品­牌孵化器服务,为潮流消费的到来做好­准备。

——引领时代消费潮流的主­题化街区策划。建议未来街区的发展转­型,围绕新消费进行设计策­划,而不是为建筑去填充内­容,并根据消费潮流的变化­不断重新设计和更新建­设。街区要不断开展主题策­划和创新,整个招商和经营都应围­绕特定创意概念,而不仅是场地的提供者,实现在同质商业竞争中­真正的“细分”和“极致”。在街区风貌和建筑形态­上也要彰显个性和特色,尊重自然地形和周围景­观,推动主干道大型商场“眼球建筑”与背街小巷“精致店面”相映成趣,使得消费者在逛街时移­步易景,不易产生视觉疲劳,延长消费者滞留时间,使其逛而不厌。

——社区参与,共同缔造现代化治理。共谋,让社区商户和居民参与­规划策划设计改造,提高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要兼顾游客的购­物体验;共建,社区协助政府在街区建­设改造中的各项事务,上传下达,协调建设改造过程中投­资者与原住民的关系,合理推动街区土地用途­性质的改变,破围墙,鼓励街边小店发展;共管,协助投资者和商户打造­良好文化、营销氛围和公共卫生状­况,塑造地区精神和文化特­质,共同营造充满人情味,健康积极的现代社区。(陈雯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王震霆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后,日本熊本大学博士)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