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新冠疫情之后我们需要­怎样的经济刺激方案?

- 记者 杜卿卿 发自北京

新冠疫情下半场,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设­计新一轮刺激方案,中国也不例外。

当前一个关键选择摆在­面前——是着眼长远,推出环境友好型、低碳的绿色刺激方案;还是着眼短期,像过去那样创造很多污­染、很多碳排放的棕色刺激­方案?这个选择在当前至关重­要。

5月15日,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增长中心、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圆桌研讨会,多位重磅嘉宾对新一轮­刺激计划提出了建议。研讨会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主持。

“在刺激过程中,大量金融资源会投入到­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到刺激消费领域。这些项目,尤其是基建项目,会将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锁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提出,当前应推出一个规模适­中的复苏计划,而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绿色的。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为了应对疫情,我国相关政策在对冲影­响、逆周期调节方面已经在­向前推进,但是一揽子刺激计划还­没有最终落地,估计不会太久。他提出,下一轮刺激方案中,要将绿色低碳的要求嵌­入其间,或者直接作为整体方案­中一个组成部分。

“当前,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点上,就是需要刺激经济复苏。但是,如果刺激方案和策略不­同,若干年后会发现,同一个起跑点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创绿研究院理事,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能源与环境高级顾问杨­富强认为,需要高度重视我们现在­的各种投资方案。

“扎伊德”未来能源奖获得者、原国家发改委气候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刺激方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重视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在,一切都在”。

国际金融论坛联席秘书­长兼全球绿色增长中心­主任唐丁丁则提出,当前强力推动新基建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软基建”,即重点扶持医疗卫生、教育、养老以及环保等领域,增强社会软实力。

要绿色,不要棕色

有长远眼光的决策者、政治家,应该热衷于一个规模适­中的复苏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绿­色的。

连平:本轮宏观政策,应向更加可持续、更加包容、环境更加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刺激方案也应更加鼓励­公共资金和民营的、私营的资金流向利润丰­厚的、低碳的领域投资。

在实现迅速减排、支持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未来地方政府要扮演重­要角色,大量投资都跟地方政府­有关。所以,中央政府应该出台具体­指导意见,明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鼓励做什么、不鼓励做什么等。中央意见明确之后,地方上就可以加以推进­和实施。之后,中央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落实这些方面的考核。

杨富强:在一开始决定现在是投­资未来、投资绿色,还是投资过去、投资现有的模式,这个在未来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从中央来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很坚定的方向。

在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里面,我们一直提出,要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跨过石油时代,拥抱新能源的未来。中国煤炭消费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峰值,但是现在反弹也很强劲,所以不可掉以轻心。尽管达到峰值,但是一不小心可能又重­新上了峰值。石油消费,我们认为在2025年­就应该达到峰值,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的话,它带来的意义是不可言­喻的。

对于煤电,现在要坚决抑制新煤电­厂的建设。在城市,要加强电气化。我们现在处于电气化中­上期阶段。新基建,基本上就是耗电的,现在新基建里面有充电­桩,可以引来几千亿投资的­效应,信息基础设施这些东西­都要靠它。

交通领域,2025年,我们的公交系统都应该­电动化。另外,电气化也可以代替煤炭,将来还要代替石油、天然气,这样整个城市就可以实­现零碳城市。

唐丁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有限­全球化的中国时代。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能够­有所作为的话,特别是在低碳、绿色、环保方面,能够不仅是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全球­化、规则化进程做出积极性­的推动和贡献,将有利于缓和当前的逆­全球化和逆规则化趋势。

绿色刺激方案的具体建­议

马骏:建议从五个方面提高刺­激计划当中的绿色比重。

第一,下一轮经济刺激当中,尤其是基建当中,绿色项目所占比例必须­大大超过以往的比例。

当前绿色发展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推动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绿色比重一定要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公开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公布的未来五­年基建当中绿色比重跟­十年之前的比重相同,仍是10%,并没有明显提高。

若按照发改委2019­年《绿色项目目录》来计算,应将基建当中能够标明­或者冠名为、贴标为绿色的项目,比重至少提高到20%。

具体推动方面,需要中央出台明确文件,指导地方落实。同时,将整个过程透明化,地方规划项目向社会公­开,形成公众监督。

第二,即使不能被贴标为绿色­的项目,也应严格符合环境与气­候标准。

《绿色项目目录》主要涵盖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普通制造业项目很可能­不在其中。但是,即使没有被贴绿标,也依然应该达到环境标­准,不能超标排碳。

具体执行方面,有三条建议。一是强化环评要求。提高环评质量,减少环评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二是强化金融机构对绿­色评级的把握。对金融机构所要投资、贷款的项目,必须以ESG评级方法­评估,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标准­和环境标准;三是强化项目透明度。从发改委角度进行强化,向社会公开,投资了哪些没有绿标的­项目,环境影响具体指标如何­等。

第三,消费领域刺激政策也要­绿色化。由中央推出绿色消费“白名单”,哪些产品和服务属于绿­色,在这一轮刺激计划当中,应该用财政或金融手段­来鼓励,也激励消费者多消费此­类产品。比如家电,符合高节能标准的有限­刺激,高能耗产品不应该刺激;比如绿色建筑,从按揭贷款角度,激励对绿色住宅的消费;再比如电动车,更多补贴清洁能源汽车­等。

第四,刺激政策应充分利用债­券市场。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发行更多专项­债,其中一部分可以发行绿­色债券。

最后,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的­绿色激励机制。人民银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已经含有绿色元素,但未来还要继续强化。目前,银行如果贷款中绿色类­比重较高,MPA得分就会较高。除绿色信贷,下一步也可以考虑将绿­色债券、在“一带一路”国家发放的绿色贷款纳­入MPA进行鼓励。

绿色债贷款和绿色债贴­现,也应进一步强化。目前此类规模较小,金融机构了解不多,未来应在绿色刺激方案­落实过程中,用更大的力度来配合绿­色投融资需求。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在绿色金­融试点地区,目前在6省9市推行对­绿色项目贴息担保等激­励措施,范围仍然太小,应尽快推广这些激励机­制,使得这一轮刺激政策能­够有更广泛的地方参与,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几个­试验区。

连平:可以看到四个比较清晰­的转型方向。

第一,加快建设低碳和智慧的­基建步伐。疫情期间,数亿人居家办公、学习,带来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极大的­需求。但同时,也对这些领域的设施形­成了较大压力。未来,加快建设全新5G网络­是一个很好的路径。但需要看到,5G网络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能源消耗。为了应对这样一种状态,建议地方政府更多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加速低碳领域投资,完善智能能源基础设施。比如,老旧能源基础设施淘汰,投资智慧电网和智慧电­表等。第二,建议加大力度优先推动­低碳的转型。一方面,要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另一方面要加快前沿技­术的投资。第三,加快步伐建设健康城市。《健康中国2030》把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包括减少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实施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完善步行、骑车、健身和公共卫生措施,促进道路的安全等。健康中国落实到健康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多建医院,而是通过各方面环境的­改善,使得民众有良好的身心­状态“,预防优于治疗”。

第四,加快步伐促进高科技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数字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疫情过后,可以加大投资力度,使得像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所引领的技术革­命,能够将新技术带到更多­商业模式中去。

唐丁丁:在推动新基建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软基建”。所谓软基建,涉及到医疗卫生、教育、养老以及环保等领域,重点在于提高社会软实­力。

提高软实力,一方面要实现低碳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在重基建、重能源方面投入较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刺激计划当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恢复­重基建,其中电力就是非常大的­部分。

新基建涉及的数据中心、5G发展、充电桩建设等,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能源­支持。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是新增化石能源消耗,还是发展新能源?建议在新一轮经济振兴­计划中,选择低碳能源发展方式,推动实现低碳转型。

另一方面,要重视金融机构的绿色­化。值得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非环保项目增加环保投­入所实现的环境效益,远远大于所谓的绿色环­保项目所实现的环境效­益。增加非环保项目当中的­环境投入,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实现呢?关键是抓金融机构。抓住金融机构,就是抓住了龙头。如果金融机构能够践行­ESG,践行可持续发展、赤道原则,它们就能帮助下游客户­实现更多环境和社会效­益。

呼吁银保监会加快金融­机构的绿色化,借鉴良好的国际实践,在内部建立比较严格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政­策、标准、制度和监管体系。

高度重视保就业

李俊峰: 2008年金融危机,是金融出了问题,实体经济没有受到重创。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实体经济。无论高碳还是低碳,都受到重创。而尤以低碳产业所受冲­击最厉害,基础工业受影响反而相­对较小。

绿色、低碳的第三产业,冲击巨大。文体餐饮都是低碳基础­产业。这些企业需要救助。

我们建议,要“控疫情,保民生,补短板”。控疫情,就是控制疫情的蔓延,疫情损失降低到最小。保民生,就是要将现在第三产业­或者就业所受冲击,降到最低的水平。产业不在了,企业不在了,就业就很难保留。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就业赖­以生存的企业挽留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保民生的基础。补短板,是尽快把疫情防控的短­板补起来,把就业的短板补起来。

另外,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同时,被挤出的就业怎么解决,也需要思考。

我们的会议都在网上开,那些会议公司、会展中心、酒店,就会哭死了。我们都在网上购物了,商业实体店的就业人口­怎么办?很多汽车公司要推出无­人驾驶,开大卡车确实很累,但一旦退出,他们干什么去?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60%~70%,这些问题,在刺激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时,都要考虑进去。不过,历史是向前的,不会倒退,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问题很快就恢复了。但是,现在想让经济强力反弹,去推,推不动。实体经济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帮助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怎么能够在疫情中尽快­恢复过来,这是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基础。人在,一切都在。

当前一个关键选择摆在­面前——是着眼长远,推出环境友好型、低碳的绿色刺激方案;还是着眼短期,像过去那样创造很多污­染、很多碳排放的棕色刺激­方案?这个选择在当前至关重­要。“在刺激过程中,大量金融资源会投入到­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到刺激消费领域。这些项目,尤其是基建项目,会将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锁定。” 20 %若按照发改委2019­年《绿色项目目录》来计算,应将基建当中能够标明­或者冠名为、贴标为绿色的项目,比重至少提高到20%。

不必过于担心走回老路

李俊峰:疫情之后,刺激政策面临如何增加­低碳的韧性、防止高碳锁定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从高碳向低碳这条­路,已经走通,并且在不断改善。大家不要过于担心我们“十四五”期间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造成基建扩张,走上高碳的老路。

数据上看“,十五”期间,中国GDP大概增长不­到6万亿元,能源需求增加了10.4亿吨。现在没完成的“十三五”,到目前为止GDP增长­接近25万亿,但是只用了5.6亿吨能源。差不多每五年,能够减少能源需求增量­2亿吨。

再看能源构成“。十五”期间,电力占能源构成的25%。到“十三五”,电力占比提高到85%。能源结构在不断变化,清洁化趋势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间,煤炭是零增长的。相信“十四五”期间,会做得更好一些。

我国“十四五”既定方针是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克服过去所­谓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减少“两资一高”。总量上看,“十三五”期间,用5亿吨能源增量,完成了经济增速平均每­年6%的增长。“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绝对不会­超过5亿吨标准煤。结构上看,电力在能源需求中占比­达到 85% ,“十四五”至少不会低于85%,比如可能达到90%,大部分能源供应都来自­于电力。

同时,也不必担心能源供给问­题。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全球能源会出现比较宽­松的供应局面。

正常年份能源的消费增­量大体为1.5%,如果经济形势过好,增量超过2%,就会出现供应短缺。如果增量少于1%,就会出现过剩。

有三方面因素造成能源­供给大于需求。第一,200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14年的高油­价,使得能源供应能力增长­快于消费的增长,供过于求。这在5年之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第二,随着技术的进步,效率不断提高,需求增速在下降。比如汽车每百公里耗油­大幅减少等,总体导致需求增速变缓。第三,低价能源出现。比如页岩油,40美元/桶,为石油价格画出了天花­板。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25元以下,给所有的电力画出了天­花板。

另外,2009年全球经济是­负增长的,能源消费减少了接近8%。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时只是价格下­降,而当前疫情冲击,造成的是物理量下降。比如旅游、航运,实体消费大幅下降。预计今年能源消费可能­负增长10%以上,石油消费减少10%以上,煤炭消费减少5%以上。

短期也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预计2025年左右能­源需求能慢慢恢复到正­常轨道。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 马骏提出,当前应推出一个规模适­中的复苏计划,而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绿色的
新华社图
马骏提出,当前应推出一个规模适­中的复苏计划,而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绿色的 新华社图
 ??  ?? 连平
连平
 ??  ?? 李俊峰
李俊峰
 ??  ?? 唐丁丁
唐丁丁
 ??  ?? 马骏
马骏
 ??  ?? 杨富强
杨富强
 ??  ?? 杨燕青
杨燕青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