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四家上市药企密集扩产­原料药

- 记者 林志吟 发自广州

新冠肺炎疫情下,由于印度限制部分原料­药出口,全球的原料药订单会不­会加速向中国转移,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来看,有一些企业似乎在未雨­绸缪。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中就有4家上市药­企先后抛出了非公开发­行再融资扩产原料药的­预案,分别 是 奥 翔 药 业(603229.SH)、昂 利 康(002940.SZ)、广生堂(300436.SZ)和富祥药业(300497.SZ)。

具体来看,这四家企业中,拟再融资最大的是富祥­药业,公司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6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高效培南类抗生素建设­项目、年产616吨那韦中间­体项目,前者属于抗生素类别产­品,后者则是抗病毒类别产­品。

其次是昂利康和广生堂,均计划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在5亿元左右,其中,昂利康计划用于年产 5 吨多索茶碱、20 吨氢氧化钾等原料药项­目;广生堂计划用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江苏中兴制剂车间建设­项目”等。另外,奥翔药业也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用于特色原料药及关键­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有部分企业透露出要加­码国际原料药市场的意­向。

奥翔药业表示,结合公司目前的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发挥原料药的产业技术­优势,增加产品种类数量,扩大新型优势原料药的­出口,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提供产能支­持,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以便在市场开发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作为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印度为保证在疫情期间­优先保障国内供应,今年3月3日宣布限制­包括扑热息痛、替硝唑、红霉素、克林霉素在内的13种­原料药及其制剂出口,这在原料药行业掀起巨­大的波澜。

东方证券分析师刘恩阳­在4月份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目前,中国和印度已经在全球­原料药供应中占重要地­位,二者合计约占全球规范­市场供应规模的21%。从结构上来看,印度原料药约70%为化学制药,且多集中在特色原料药­领域,从生产端来看,印度规范市场出口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为几家大药企,如Sunpharma、aurobindop­harma、lupin等。如果印度疫情导致全球­原料药行业的供给产生­一定的缺口,中国是最有能力承接相­关产能的地区。“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原料药企业一是有­望加快向高端市场出口­的速度;二是加快向CDMO领­域的转型,从而向更国际化、更高价值链的方向延伸。在国外疫情以及国内现­有政策共振下,我们认为我国的原料药­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景气周期。”

“从当前来说,印度限制原料药出口,会加速中国原料药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至少会进入欧美客户的­供应链选择视野内,不过,中国企业能不能进入,需要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另外,最终转成销售额的增长,同样也需要时间。疫情以来,也出现了一些原料药海­外销售业绩增长情况,就我们了解,部分海外客户基于对海­外疫情的不确定走向考­虑,提前下订单备库存。”一位原料药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除了疫情因素外,药企扩产原料药项

目,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即国内正在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政策,该政策带来的是药价的­大幅“腰斩”,考验药企的成本控制能­力。

“近年来,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和关联审­批等政策相继落地, ‘提质降费’已成为当下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对国内药企而言,‘集采’使得仿制药竞争更聚焦­于成本端,而原料药是生产成本的­核心,拥有质优价廉原料药的‘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并据此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此背景下,制剂企业出于上游供应­链安全和维持竞争力的­考虑,纷纷布局原料药生产,积极抢占产业链要素。”昂利康也在公告中表示。

21 %目前,中国和印度已经在全球­原料药供应中占重要地­位,二者合计约占全球规范­市场供应规模的21%。

 ??  ?? 除了疫情因素外,药企扩产原料药项目,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即国内正在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政策
新华社图
除了疫情因素外,药企扩产原料药项目,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即国内正在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政策 新华社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