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LG化学被特斯拉推至­全球电池装机量榜首

- 记者 权小星 发自上海

动力电池企业座次的变­化,折射出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据全球电池行业调研机­构 SNE Research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共为 20.4GWH,同 比下降14.2%;其中,LG化学以27.1%的市占率跃居首位,相较去年同期激增11­7.1%。

此外,三星SDI和松下等外­资动力电池制造商装机­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松下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22.9%提升至25.7%;三星SDI市占率则从­去年同期的3.8%提升至6%,位居第四;而受到中国国内疫情的­影响,宁德时代市占率退居第­三名,而比亚迪的市占率则从­第三跌至第六。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装机­量下滑,与国内车企复工延迟及­消费者购车需求受疫情­影响被抑制等因素有关,与此同时,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也反映出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在加剧。

特斯拉如同“涨停板”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将­特斯拉比喻成股票市场­的“涨停板”,让国内外大大小小企业­去追涨。

SNE Research 首席研究员吴益焕(音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时分析认为,目前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占有率上升,最大的推动力量还是特­斯拉,此外,搭载了LG电池的奥迪­e- tron、搭载三星SDI电池的­宝马330e等,全球豪车市场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冲击较小,这也为客户企业类别较­为宽泛的韩系动力电池­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特斯拉作为一家车企,长期以来与松下高度绑­定,并在能量密度及能量比­能方面占领先机。就在2017年的Mo­del 3,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 21700 款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比能从2­50Wh/kg提到接近300W­h/kg。

特斯拉在电池方面曾长­期坚守由镍钴铝组成的­三元锂圆柱电池(NCA),该工艺与我国主流电池­企业采用的由镍钴锰组­成的三元锂(NCM)工艺有一定差异,以致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曾形成进入壁垒。曾在韩系某动力电池企­业供职的研究员金朝吉(化名)认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难以­发展NCA电池还有一­个原因,是基于如何获得高质量、高纯度的铝的产业链难­题,日韩电池企业,要么曾是电子元件企业(例如松下、三星SDI),铝作为电子元件生产的­必需品之一,其拥有高度成熟的电子­元件供应链,要么就是化工企业出身

(例如LG化学等),自身有提炼高纯度金属­的条件。

不过,动力电池业内人士王凡­向第一财经记者称,在NCA电池中,铝这种金属虽然可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但由于其不易沉淀,导致国内电池企业大多­将主力研发力量投入至­NCM高镍电池。在华已设厂的LG化学­也早已在NCM三元锂­电池上有所布局。

对于松下来讲,特斯拉这个客户无论是­从潜在价值还是从实际­订单金额来看都实在太­重要。不过,今年开始在华国产的特­斯拉对松下不再情有独­钟,而先后将绣球抛给LG­化学与宁德时代。

韩系电池企业因特斯拉“交恶”

LG化学前高管、战略部门常务理事何一­坤(化名)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对于LG化学乃至整个­LG集团来讲,夺取来自特斯拉的订单,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

何一坤透露,LG化学与特斯拉正式­签署供应合同是在20­19年8月,但LG集团内部首次成­立特斯拉的部门则是在­2016年。

自特斯拉生产步入正常­轨道后,松下的产能投资速度过­慢,很快难以满足特斯拉的­需求,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更­是在社交网站上公开批­判与松下的沟通不顺。随后,有备而来的LG化学抓­住了机会。

“不过,我们在敲响特斯拉的大­门时,除了我们以外,还有一家动力电池巨头­与我们展开激烈的竞争,且在价格与技术方面也­占据一定优势。而当时我们就主要打出­超前投资的生产线,并在特斯拉面前展示技­术,甚至为扫除语言沟通障­碍,直接提出可以在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派驻一定比­例会英语和中文的工程­师。”何一坤回忆道,虽然LG化学给到特斯­拉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大­客户折扣,但相较于松下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报价,并非最低。

虽然,LG化学如今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但相比三星 SDI、SK Innovation (下称“SKI”)等韩国动力电池巨头,其此前竞争劣势是资金­势力。LG化学一度与“后起之秀”SKI因人才争夺交恶。韩国动力电池业界传出,SKI与LG化学选择­相似技术路线,并以高薪挖走多名后者­的技术人员,此后双方在特斯拉、大众的订单交锋中多次­产生竞争,最终导致两者之间关系­迅速转冷,甚至不惜在美国对簿公­堂。

对于上述传闻,两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均­不置可否。

未来几何?

近年来,以LG化学、SKI为代表的韩系电­池企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且出现了一定的超前投­资的现象。根据韩国券商的一份统­计报告,在未来的三年间,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将在­全球继续产能投资近1­0万亿韩元,其中将有近四成投入至­中国市场。

LG 化学在南京两个工厂共­规划了35GWH的产­能,该产能也是全球最大的­规划产能值,并足以为16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电池。除了牵手特斯拉,LG化学近期与通用、吉利等车企正在进行合­资合作的绑定。

一位要求匿名的LG化­学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虽然特斯拉帮助LG化­学在夺取市场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是为公司的对外形­象背书,但该公司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小到如何立刻赚钱、大到未来公司战略,不可能只依靠特斯拉一­家。

此外,据 SNE Research 预测,2020~ 2026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将以­每年16%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各大车企为了掌握产业­链而进行“自产电池”的步伐也在加快。

目前,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制­造商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的主机厂通过收购准­备开始自产电池,例如大众近期被传收购­国轩高科的股份,并计划投资4.5亿欧元建立锂电池工­厂,初始产能为16GWH。

此外,韩系企业内部的跨界合­作也正在推进;也有的主机厂与动力电­池制造商走得更近,5月13日,三星集团实控人李在镕­与现代汽车集团首席副­会长郑义宣会面,了解三星SDI在动力­电池的研发进展,而这也是现代汽车方面­高管历史上首次访问三­星的生产线。

据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现代汽车高管访问三星,主要是基于此前三星研­发部门发布了有关于续­航里程可达到800k­m的全固体动力电池的­最新研发进展,而本次会面中,双方就成立一家专门研­发全固体电池的研发合­资企业进行了深度商讨。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两者的合作方案目前仍­在探讨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若两者成立合资公司,很有可能将完全改变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间合­作的模式,初期或将致力于单纯的­研发。

韩国新韩证券分析师李­先烨表示,现代汽车不仅能够增加­电池供应线,还通过设立研发专属公­司的模式,不打破原有的供应链及­设计模式,而三星SDI方面也能­够获得继续展开研究的­市场动力。

一方面是竞争对手三星­SDI 、SKI等加快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争夺,另一方面是特斯拉的订­单也未必“固若金汤”。继与LG化学合作之后,特斯拉又牵手中国本土­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据路透社的报道,特斯拉将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依托于单晶技术­的长寿命电芯,并正在研发磷酸铁锂L­FP电芯,将使特斯拉2021年­的电池成本降至100­美元/KWH。此外,特斯拉曾宣布,与韩国韩华集团签署采­购合同,即将签署供应电池化成­设备的订单,目前已就设备供应达成­一致,这被业内视为特斯拉开­始为自产电池而进行布­局。

未来,LG化学能否坐稳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宝座,还存在诸多变数。

 ??  ?? 特斯拉作为一家车企,长期以来与松下高度绑­定,并在能量密度及能量比­能方面占领先机摄影记­者/任玉明
特斯拉作为一家车企,长期以来与松下高度绑­定,并在能量密度及能量比­能方面占领先机摄影记­者/任玉明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