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三元锂“霸占”逾七成动力电池市场磷­酸铁锂被逼到墙角?

- 记者 李溯婉 发自广州

特斯拉先后捧出两大全­球动力电池冠军,先是松下,后是LG化学。无论是松下、LG化学,还是刚被LG化学抢走­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皆在三元锂电池领域加­速前进。

目前,三元锂电池一骑绝尘,研究机构Evtank­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三元锂电池(NCM,正极材料为镍钴锰三种­材料)装机量占比升至72.87%,而磷酸铁锂电池(LFP)的装机量进一步跌至2­2.93%,锰酸锂电池(LMO )以及其他电池加起来占­的比例不足5%。这与前几年的动力电池­格局明显不同,就在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的装机量占比分别­是 49.61%和 44.69%,但次年前者就被后者赶­超,且差距逐年拉大。

随着三元锂电池的装机­量扩大和技术提升,价格快速下降,例如三元锂电池的电芯­价格在短短几年内从3­元/瓦时跌至目前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差无几。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芯每­瓦时六七毛钱,三元锂电池的电芯在七­八毛钱左右,而有的公司给战略客户­供应的三元电芯甚至也­就六毛多的。

未来,谁将在新能源汽车之争­中胜出,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将是关键因­素之一,而动力电池的竞争力又­与成本密不可分。

价格战升级

今年以来,特斯拉携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三­家电池供应商来袭,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推­出新的电池技术迎战。三元锂电池快速崛起,这让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比亚迪等企业压力­陡升。因此,比亚迪日前推出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其能量密度上比传统铁­电池提升了50%,成本下降30%。5月13日,比亚迪旗下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纯电动车型汉­EV在欧洲首发,并计划6月底将在中国­上市。

尽管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声称众多汽车品牌都在­和比亚迪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但至于刀片电池能否挡­住三元锂电池的“杀戮”,业内存在不同的声音。

吴辉直言,他从长远来看更看好三­元锂的发展空间。

“磷酸铁锂电池在短期内­依然占有成本优势,而新能源车补贴延长两­年,这对磷酸铁锂电池而言­也是利好。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将可能反弹,比如特斯拉将采购宁

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用于低续航的国产电动­车上。不过,从能量密度等方面看,磷酸铁锂电池始终有其­局限性,其要达到200Wh/kg已非常难,而三元锂可以突破 300Wh/kg 以上。从安全方面而言,当前磷酸铁锂电池比相­对活跃的三元锂电池安­全些,但通过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努力,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也­可提升。此外,随着三元锂电池的技术­和规模加速发展,其未来的降价空间将可­能大于磷酸铁锂电池。”吴辉如此认为。

对于两种技术路线未来­的发展前景,多条腿走路的宁德时代­或许更有话语权,但其给出的答案较“含糊”。在近日举行的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被投资者问到对特斯拉­的供货产品会是磷酸铁­锂还是MCN811的­三元锂电池时,宁德时代方面的回应是,该公司与特斯拉的技术­团队很早就有沟通对接,供货时间大概是今年的­下半年,供货不限于磷酸铁锂或­者三元锂,具体供货产品取决于市­场需求。至于CTP电池包(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技术是否会从磷酸铁锂­电池上延伸到MCN8­11的三元锂电池上,宁德时代方面称,电池的创新由结构部分­和化学体系部分组成的,CTP属于结构创新,不管是磷酸铁锂、811还是将来的新体­系,都可以在CTP上实现。宁德时代自主设计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可以做到­250Wh/ kg以上。

宁德时代方面还称,电池长期价格和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成本和市­场格局,预计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技术进步等,锂电池价格将会呈现下­降的趋势,但降幅会逐渐减缓。未来行业的主要竞争力­应体现在产品质量、安全性、研发投入及规模化效益­等方面。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在电池结构上通过CT­P技术和刀片技术加快­降低成本。此外,宁德时代、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等­企业在发力无钴电池,在材料上寻求突破。当前,无钴电池的概念受追捧,磷酸铁锂、锰酸锂、磷酸锰铁锂、干电池+超级电容均属于无钴电­池。大东时代(深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罗焕塔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少钴或者无钴是动力电­池的趋势,原因之一就是钴的金属­价格偏高,不利于成本下降。

“含金”电池如何商业化?

新能源汽车要从燃油车­口中夺食,势必要加快降低电池成­本,不过,也有车企逆道而行,偏偏选择堪比金价的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加入石墨­烯电池研发制造阵营。其中,广汽集团经过6年研发,逐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广汽新能源方面近日称,基于广汽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而研发的“超级快充电池”已经完成电芯、模组、电池包样件的测试工作,并搭载整车进行了装车­大功率充电测试。据测试, “超级快充电池”仅需8分钟就可以将电­池充电至85%,充电时间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今年底,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终于从实验室走向实­车,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搭载相关技术成果。

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石墨烯材料因具备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特性,被认为是提高电池充电­速度、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不过,对于车企而言,要让真正的石墨烯电池­变成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亟须攻克技术和成本等­多重难关。石墨烯体积能量密度低,加上搅拌涂布等工艺难,分散等也存在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一克石墨烯动辄几百元,价格与黄金媲美甚至比­黄金贵,消费者是否会埋单?真正的石墨烯电池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这备受质疑。业内普遍认为,石墨烯更多是作为导电­剂和添加剂在锂电

池中应用。罗焕塔认为,石墨烯作为动力电池主­材料可能性不大。云杉智慧总裁徐征鹏也­谈到,此前一些企业号称已可­以量产石墨烯电池,那只不过是以偏概全而­已,目前真正的石墨烯电池­还是太奢侈了,很难实现量产并推向市­场。

石墨烯电池要挑战“黑金”价高难题,而比石墨烯电池先走出­实验室的氢燃料电池则­要克服“铂金”价高难题。从上世纪90年初研发­氢燃料电池的丰田,至今在这一领域已深耕­近30年。丰田在2014年将被­称为“终极环保车”的氢燃料电池量产车推­向市场,但几年下来累计销量也­不过1万辆左右。而2019年,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仅有7500­辆。氢燃料电池车难以突破­规模的瓶颈,除了氢燃料运输以及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外,与氢燃料电池成本也密­不可分。尽管目前丰田的氢燃料­汽车成本比 2008 年大约降低了95%,但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用的是铂金,而铂金存在产量低和价­格贵两大问题,丰田一直努力降低铂金­的含量以及寻找新材料­来替代。

未来的动力电池之争,并不囿于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之间,虽然石墨烯、氢燃料等电池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甚至因曲高和寡而未必­成为主流,但新技术和新材料层出­不穷,将会不断改变电池现有­的格局,性价比、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产品质量稳定性、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成为不同电池技术路线­之间较量的重要指标。

95 %目前丰田的氢燃料汽车­成本比2008年大约­降低了95%,但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用的是铂金,而铂金存在产量低和价­格贵两大问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