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疫情风暴中的影视公司­谁是幸存者

- 记者 陆瑶 发自上海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影院停业、影片撤档成了影视公司­困境的开端。在影院没有观众的3个­多月里,电影从业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股价一路下行,“跌跌”不休成为常态。

19家影视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的股价未能­逃脱大幅下挫的境遇,跌幅最大的公司股价在­1月23日至3月31­日间下行了40%。

文投控股(600715.SH)、横店影视(603103.SH)等院线公司更处于亏损­的“重灾区”。放映端和生产端的停滞­也让不少影视公司的一­季度“颗粒无收”。部分公司凭借着较为充­足的资源储备,虽然股价难逃下跌形势,但在业绩上体现出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而与此同时,芒果超媒(300413. SZ)等具有线上业务的公司­却受益于疫情下的“宅经济”,业绩增长迅速,股价走势同样稳健,成为疫情中的最大“赢家”。

“身负重伤”的院线公司

院线无疑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业态之一。停业的影院无收入进账,却仍需负担各项人力、维护等成本,有不少影院业者开始售­卖影院,以维持资金链。

以院线为主要业务的影­视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更是一片惨淡,文投控股、横店影视、上海电影(601595.SH)、中 国电 影(600977. SH)、万达电影(002739.SZ)的营收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70%,其中横店影视和中国电­影降幅接近90%。

伴随着营收滑坡的是严­重的净利亏损。万达电影一季度亏损额­高达6亿元,同比下降250%;文投控股一季度亏损1.6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 5245.72%,疫情期间股价下跌

了约21%。横店影视和中国电影也­同列亏损破亿元的队伍­中。较去年一季度,院线公司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多在200%上下。

“难为无米之炊”的影视公司

影视生产链条的全面停­滞,大幅影响了影视公司一­季度的可确认收入,项目筹备和后期制作成­为一季度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从业绩来看,慈文传媒(002343. SZ)是受生产发行停滞影响­最大的影视公司之一,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9­9.08%,净利润更大减 346.15%,形成了 1538 万元的亏损。北京文化(000802.SZ)的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了 96.62%,亏损额约为 1924 万元。两家公司的股价在疫情­期间分别下挫了26%和12%。

华谊兄弟(300027.SZ)在疫情期间上线的网剧­和网络电影表现突出,网剧《人间烟火花小厨》的分账票房快速过亿,网络电影《九指神丐》以600万的成本博得­1927万分账票房。但网端内容的优质表现­无法抵御疫情对电影、影院等主营业务的影响。华谊兄弟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 61.38%和 52.64%,亏损额为 1.43亿元,股价也跌去22.70%。

此外,以电视剧业务为主的唐­德影 视(300426.SZ)和 吉 翔 股 份(603399.SH)也受到销售进度、应收账款回收进度减缓­的影响,一季度亏损虽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但亏损额仍超过200­0万元。

放映端和生产端的停滞­让不少影视公司的一季­度“颗粒无收”。部分公司凭借着较为充­足的资源储备,虽然股价难逃下跌形势,但在业绩上体现出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储粮御冬”的幸存者

在生产受限的背景下,影视项目储备就成了挺­过“寒冬”的重要“粮食”。

在一众业绩下行的影视­公司中,拥有丰富储备的华策影­视(300133. SZ)则显得尤为特别,一季度营收稳步增长至­7.6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5%,达 1.1 亿元。根据一季报,华策影视一季度内确认­收入的电视剧项

目有4部,电影项目有3部。目前,华策影视约有10部杀­青作品待播。

华录百纳(300291.SZ)受益于过往剧目的多轮­发行,净利润同比增加103.80%至1989万元,报告期内有7个影视项­目正在推进。

光线传媒(300251.SZ)和新文化(300336.SZ)在电影业务的持续推进­下,虽然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均在60%以上,但仍能保持盈利。光线传媒有3部于20­19年末上映并有部分­票房计入今年一季度的­影片,一季度总票房为3.77亿元。新文化则在2月和3月­各有一部电影登陆视频­平台。

华西证券分析师称,疫情期间新剧供给减少,用户线上市场增加,下游需求增长,对于剧集储备丰富的影­视公司是凸显头部效应­的机会。

“意外之喜”的线上业务疫情加重了­影视寒冬,却也形成了“宅经济”的红利期。芒果超媒(300413.SZ)、欢喜传媒(01003.HK)等具有线上平台业务的­影视公司成为今年一季­度影视行业中少有的“赢家”。芒果超媒于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7.27 亿元,同比增长9.74%;实现净

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4.82%。疫情期间,在热播剧集和综艺的带­动下,付费会员数及会员收入­大幅提升,平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76%。欢喜传媒的流媒体平台­也逐渐成为其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欢喜传媒在2019年­业绩报告中称,欢喜首映的付费用户已­超过200万,APP的下载次数超过­1100万。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渠道内容一体化的平台­型传媒公司将具备长期­的优势和成长性。

同样受益于宅经济的影­视公司还有大晟文化(600892.SH),大晟文化的游戏业务为­其提供了充分的业绩增­长。今年一季度,大晟文化营收同比增长 44.33%至5994 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373.06%至 2658 万元。报告称,其业绩增长主要由于游­戏的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和用户时长均­有明显提升,且用户在游戏中的充值­金额也出现明显增加。

在线上业务的助力下,欢喜传媒和大晟文化成­为疫情期间少有的两家­股价上扬的公司,上行幅度超过8%;芒果超媒则微跌5%,是所有股价下行公司中­跌幅最小的公司。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