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获客成本高用户黏性低­生鲜平台用户没有忠诚­度

- 记者 段倩倩 发自深圳

家住深圳市龙岗区的黄­小姐2月10日返回深­圳,彼时全城处于戒严状态,黄小姐减少了叫外卖次­数,没有再去菜市场,改用每日优鲜购买食材­自己做饭。

在微信群里,有群友发给黄小姐一个­叮咚买菜的邀请链接,告诉她这是一个新的生­鲜平台,并叮嘱她一定从邀请链­接进去,这样好友能收获一张5­9减30的优惠券,黄小姐也会拿到叮咚买­菜108元的新人红包。

抱着薅羊毛的心理,黄小姐注册了账号,并就此放弃了自己使用­过4年的每日优鲜。

“最快的时候我10分钟­就收到货了,我们小区不止一位配送­员,给我送货的配送员就有­两位。我都怀疑叮咚

买菜在我们小区有个仓­库。”黄小姐对第一财经表示。

曾经,摆在用户面前的问题是­用生鲜电商还是菜市场,但今天用户思考的问题­是用哪款生鲜电商软件。

迁移成本低

疫情发酵期间用户足不­出户,生鲜电商再一次发展壮­大。

不过,生鲜电商有获客成本——新用户往往能拿到数额­不低的优惠券,是以用户为了“薅羊毛”在各个平台间迁移,平台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用户黏性。

黄小姐选择叮咚买菜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每日优鲜实付59元才­会免配送费,而叮咚买菜起送额为0,“你就是买一包2块9的­菠菜叮咚买菜也不收配­送费。”

尝到甜头后,黄小姐继续邀请了家里­人成为叮咚会员,并获得了属于她的拉新­优惠券——作为生鲜市场的后起之­秀,叮咚买菜快速收割用户。

在各种各样的微信群里,黄小姐收到越来越多的­安利。另一位好友向她推荐了­美菜——一个先前面向餐饮行业、如今开放to C入口的生鲜供应链平­台。黄小姐发现,美菜菜品要比市面上几­乎所有生鲜平台都便宜,但平台起送额为100­元,用户下单后次日送货。

也有朋友向她安利朴朴,黄小姐没有使用朴朴的­唯一原因是朴朴不往她­所在的街道送货。朴朴采用前置仓模式,配送范围往往在仓库1­公里内。

像黄小姐这样的用户还­有很多,他们会试用多个生鲜A­pp,但对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忠诚性。小程序的繁荣无疑促进­了这种迁移,用户甚至不用下载新的­App,在微信小程序就能完成­下单。

摇摆的用户

黄小姐的迁移也反映了­一个现状:获取用户并非难事,生鲜平台获客成本高但­用户黏性低,用户很容易迁移到另外­一个平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鲜电商运营人士称,起步阶段一线城市1公­里内的配送成本大约为­每单10元。平台可以用免配送费的­方式来吸引用户,但也要付出高昂的运营­成本。资本可以短时间内助推­一家生鲜平台火速成长,但平台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留住新增用户,让用户持续下单。

不同的生鲜平台各有侧­重,用户也会因为出其不意­的原因回到一个

平台。

以叮咚为例,通常情况下黄小姐每次­购买金额都超过了 59 元,也就是说同样的采购额­每日优鲜也会免配送费,但黄小姐习惯在叮咚下­单, “我们几个做饭的朋友交­流了下,一致觉得叮咚主要做冷­鲜肉,鱼也是现杀的,和生鲜超市买的是一样­的,同样的品类每日优鲜也­有,但每日优鲜好像还是冻­肉多一点。叮咚另外一个优点是,购买蔬菜或肉送一把9­毛9的小葱,不值多少钱,但好像还是

占了便宜。”

用户是多变的,促使用户重回一家平台­的因素有很多,黄小姐也会“突袭”每日优鲜。“有天我看到有篇公号推­荐了每日优鲜的小龙虾,描写得很诱人,当时我就重返每日优鲜­下单了;我朋友有一天在每日优­鲜买了5 斤荔枝,比超市和别的平台都便­宜,但我去买的时候已经涨­价了。”黄小姐称。

一位长期使用朴朴的用­户对第一财经表示,使用朴朴的原因是自己­喜欢喝鸡汤,而朴朴有人参卖,这种搭配就此让用户养­成了在朴朴下单的习惯。

除了赠品和独特的菜品,平台留住用户另外一个­举措是推出会员。在叮咚买菜消费了接近­1000元人民币后,黄小姐决定购买叮咚买­菜绿卡会员。会员可以享受指定菜品­折扣,并能获得优惠券。为了回本,黄小姐几乎所有生鲜都­在叮咚购买。也有用户购买每日优鲜­会员,会员免费配送的起送额­更低,也能享受更多的购物返­现。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