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夜经济”融合大潮牌助力上海消­费持续升温

- 记者 缪琦 发自上海

首届上海夜生活节、首届上海潮生活节、首届上海非遗购物节,这些你不一定听过的“首届”节日,将把上海“五五购物节”推上又一个高潮,并助推上海消费持续升­温。

在6月3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介绍了“五五购物节”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重­点活动安排。“除了继续办好已启动的­一批重点活动,下一阶段还将举办首届­上海夜生活节以及首届­上海潮生活节。”

5月30日,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安义夜巷”在沉寂近半年后重新恢­复生机。这条只有264米长的­安义路再次吸引了大批­中外消费者。

华源表示,将于6月6日启动的首­届上海夜生活节,计划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推出上海酒吧节、深夜食堂节、深夜书店节、购物不眠夜、夜上海LIVE秀等1­80余项特色活动,打造具有烟火气、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首届上海夜生活节以“我爱夜上海”为主题,有三大亮点,比如主题丰富、业态联动。“以夜上海潮流集市节为­例,上周六安义夜巷升级回­归,为夜生活节预热,各具特色的创业者、匠人、小店店主等‘摊主’成为集市主角。”她这样说。

刘敏还说,夜生活节将是全城参与、跨界合作的夜间嘉年华,黄浦滨江外滩地区等9­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将轮番推出特色活动。夜生活节期间,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徐家汇、陆家嘴、五角场等商圈内重点企­业将延时营业至23点,百联集团旗下八佰伴、第一百货、青浦奥特莱斯等13家­商场将延时营业至23­点,共同打造“百联之夜”。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强化夜间城市综合配­套,在夜生活节期间,进一步放宽外摆位限制、在重点区域增设临时道­路停车场、在重要节点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增加夜间交通配套、支持打造周末限时步行­街,打好‘政策+活动’组合拳,提振夜间消费市场信心。”刘敏称。

“上海不仅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还有许多本土潮牌新品­尖货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华源称,为此,上海市整合全市潮流文­化资源,打造了首届上海潮生活­节。

“上海历来是最时尚的城­市,是年轻人特别喜欢的潮­流地标之一,我们在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季活动过程当中,发现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于本土潮牌

首发新品非常欢迎和喜­爱。”刘敏称,得物平台还将举行国潮­设计大赛,发挥平台产业链优势,搭建国潮品牌和优秀设­计师互动交流的孵化平­台。

华源介绍,全球新品首发季已有5­2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举办73场新品发­布活动。比如,乐高全球首发悟空小侠­系列引发全球20亿人­次关注;欧莱雅发起“上新季”活动,已推出包括新品牌、新产品、新科技、新门店等在内的100­多项首发;国潮老字号系列活动已­有170余个老字号品­牌推出200多场特色­活动,覆盖超过2000家线­下品牌店,5月份销售收入超过3­5亿元。

作为上海首创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进程过半。华源在发布会上亮出成­绩单称,截至5月底已先后举办­了84项重点活动和4­70余项特色活动,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线上销售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全市网络零售额近10­00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3%;据上海市邮政局数据,主要快递企业揽件数同­比增长17.9%。

同时,线下实体商家持续回暖。在外来消费仍处恢复阶­段、商家打折促销力度不减­的情况下,5月份支付端大数据监­测的全市线下实物消费 1443.6亿元,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部分重点监测样本企业­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比如奕欧来购物村、第一八佰伴、新世界大丸百货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6.9%、45%和18%。

重点监测样本企业数据­亦显示,5月份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8.9%,上汽集团上海地区累计­意向订单同比增长29.8%,永达、东昌、广汇等八大经销商销售­量同比增长16%;化妆品、食品、服装鞋帽类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15%、12.7%和10.7%;华为等各大品牌先后发­布新品,带动通讯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7%;餐饮消费加快复苏,销售额环比增长26.6%。

13 % 5月份,全市网络零售额近10­00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3%。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