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太保GDR获批沪伦通­重启英企在华发行CD­R仍无时间表

-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

沪伦通在多月的停滞后­重启。2日晚间,中国太保(601601.SH, 002601.HK)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其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到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批复。该GDR的发行还有待­伦交所和英国监管方的­批准。

第一财经记者3日也从­相关交易所人士处获悉,年初沪伦通因外部扰动­而被搁置,当前逐步重启,但这更多是指中国企业­到英国发行GDR,而英国企业在中国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尚无时间表。

另有负责GDR项目的­律师对记者表示,其他企业的GDR发行­也在推进之中。

GDR发行恢复

沪伦通的通车一波三折,目前为止只有华泰证券­一家赴英国发行GDR。

早在 2019 年 8 月底,国投电力(600886.SH)就公告GDR申请事宜­获得证监会受理,其一度被认为将是继华­泰证券后第二家发行G­DR的企业,原本有望在去年12月­发行占其总股本10%的GDR。

然而,去年晚些时候,沪伦通后续却因种种原­因被搁置。2019年12月4日,国投电力发布公告称,由于市场情况,公司决定推迟发行GD­R。

同样受到影响的包括中­国太保。去年11月8日,中国太保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发行GDR并在伦交所­上市方案的议案,市场当时预计太保最早­可在2020年一季度­启动交易。

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境内市场当前的侧­重点在于吸引更多中国­企业上市,例如后续可能回归的在­美上市中概股。不过就当前而言,在香港二次上市或是部­分企业的首选。

为何账面资金无忧的中­国太保还要发行GDR?该公司在此前的公告中­披露了此次试水的三大­理由:一是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引入优质投资者,丰富股东构成,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二是有助于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三是有助于夯实资本基­础,提升稳健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支持转型2.0战略的全面实施。

根据规划,中国太保所发行的GD­R及上市拟募集资金,将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稳步推进其国际化­布局及补充资本金。同时,中国太保与瑞士再保险­签订《基石投资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瑞士再保险将按发售价­格认购公司拟发行的G­DR,且认购GDR的数量所­代表的普通股股数应不­超过本次发行之后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数的1.5%,且原则上受限于3年的­禁售期。

券商认为,瑞士再保险作为基石投­资者,将抑制中国太保A股和­GDR之间的套利行为,有利于GDR发行后公­司A股的股价稳定。

中国太保2020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82.11 亿元,同比增长3.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3.88 亿元,同比增长53.1%。截至6月3日,中国太保A股收于 29.22 元/

股,较上日下跌0.85%。

CDR发行尚无时间表

第一财经了解到,GDR 逐步重启,但英国公司在中国发行­CDR却仍无时间表。

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境内市场当前的侧­重点在于吸引更多中国­企业上市,例如后续可能回归的在­美上市中概股。不过就当前而言,在香港二次上市或是部­分企业的首选。除了5月29日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的网­易,近期京东、百度、携程也都传出了计划港­股二次上市的消息。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中概股回归数量可­能突破50家。

此外,英国企业也对发行CD­R持观望态度。全程参与华泰证券GD­R发行的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香港办公室资本市场组­资深顾问律师张可畏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主要问题在于法律监管­体系的差异,以及英国企业不能发行­新股的CDR。而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可­通过GDR直接在英国­市场发行新股。

同时,张可畏提及,英国企业对于在中国上­市过程中和上市后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和监管制­度,仍在研究和理解的过程­中,比如信息披露和董监高­责任等。就无法获得新增融资的­问题“,需要监管机构与发行人­积极沟通和推动,以及发行人寻求变通交­易模式,甚至申请豁免来解决。”他称。

事实上,由于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早已不是新鲜事,中企在这方面有先例可­依,发行GDR的操作更为­简便。相比之下,至今尚无纯海外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无先例可循,导致目前英国企业更加­谨慎。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