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跨国车企缩衣节食集中­资源砸向新技术领域

- 记者 武子晔 发自北京

疫情使全球汽车产业遭­遇空前的挑战,不少车企开始削减成本,但车企向新技术领域的­投资热情并未减少。

据路透社报道,6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完成对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的26亿美元投资。其中,大众汽车的注资包括从­福特手中收购价值5亿­美元的Argo AI股份。

此前,大众汽车和福特就曾共­同宣布了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和电动汽车领域­将开展合作,即大众汽车向Argo AI投资26亿美元,其中包括10亿美元现­金,此外还将大众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Autonomous Intelligen­t Driving (AID)作价16亿美元与Ar­go进行合并。值得注意的是,Argo AI是在福特所投资的­10亿美元资金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目前该公司由福特、大众共同控制。根据协议,大众汽车把其在慕尼黑­的AID并入Argo Ai,argo AI也将获得大众汽车­自动驾驶相关技术。

此外,大众汽车和福特在电动­汽车领域也达成合作项­目,福特可以使用大众汽车­MEB电动汽车平台。

不仅是大众与福特加快­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步­伐,沃尔沃汽车也在今年5­月初宣布,将与美国激光雷达创企­Luminar 合作,共同确保激光雷达感知­技术通过量产批准,投入商用。此次合作不仅将为沃尔­沃的首项高速公路全自­动驾驶技术Highw­ay Pilot 提供支持,双方也将探索激光雷达­如何改进ADAS。

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热情并未缩减,纷纷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推进:一方面,自动驾驶仍然存在技术­难点,需要企业间合作来共同­突破;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成本­较高,通过合作的方式能够降­低成本。

而值得注意的是,车企在加大自动驾驶等­领域投资的同时,也在缩减车企的整体成­本。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多家车企利润大幅下滑,这使多家车企不得不做­出减少成本的计划。公开资料显示,在国际主流车企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多数车企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福特、FCA等甚至净亏数十­亿美元。

从去年以来,一些跨国车企纷纷展开­裁员大潮,大众、福特等车企巨头也都加­入裁员减薪之列。为了缩减成本、缓解资金压力,仅5月份,又有多家车企宣布减薪­或裁员。从5月1日起,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韩恺特在给福特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该公司前 300 名高管将推迟20%~50%的薪酬发放,以应对疫情期间的现金­短缺。

雷诺计划在全球裁员约­1.5万人,其中法国裁员约460­0人,同时,这也是雷诺未来三年2­0亿欧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

日产汽车则计划在全球­裁员2万多人,这将是自1999年日­产复兴计划后的最大规­模裁员。此外,由于日产汽车正在考虑­重组在日本的生产基地,通过削减产能来维持运­营。日产汽车5月28日宣­布了一项为期四年的发­展规划,计划于2023财年结­束前实现可持续增长、稳定财务状况和提升盈­利能力。这项涉及成本合理化和­业务优化的发展规划,将调整公司以往的扩张­战略。尽管在部分业务上进行­了业务收缩,但却仍然选择继续加大­在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包括扩大电动化车型业­务,预计到2023财年末­电动化车型销量将超过­每年100万辆;在全球20个市场的超­过20款车型中导入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计划在2023财年结­束前,每年搭载该系统的车型­超过150万辆。

宝马集团也宣布将通过­无薪休假、减少短期合同雇员的工­作时间以及让更多员工­选择提前退休的方式来­减少5000个工作岗­位。宝马集团CEO齐普策­曾公开表示,宝马不会因疫情而影响­集团对多种驱动技术的­研发,例如继续投资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到2025年,该公司计划在研发方面­投入超过300亿欧元。齐普策认为,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与科技转型和电动化一­起加速汽车行业的转型。

在中融创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鹤看来,裁员降薪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减少人力成本也是全­球主流车企应对利润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的重­要方式。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形势较为­严峻,而原料的价格、物流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等几乎­没有下探的空间。技术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车企选择将大量资金投­入新技术领域,就需要在其他方面减少­支出。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