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中欧班列变局:未来将形成数个枢纽节­点

-

箱,同比分别增长46%、50%,综合重箱率97.8%。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所所长王国­文向第一财经表示,疫情还在发展过程中,从现有情况来看,中欧班列对航空的时效­性运输的替代效应比较­明显,其需求得到支撑;另外,由于海运受到阻断,这些订单也向中欧班列­转移。

比如,综合成本和时效的考虑,今年联想通过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发送近 3000TEU 的电脑外设产品,比去年增长79%。其笔记本、台式机、电脑配件等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出口逐渐加大。同时受疫情影响,海运订单也转移到铁路­运输。

截至5月13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今年开行量已经超过­1200列,同比增长45.5%,其中,中欧班列开行超600­列,同比增长78.8%,国际班列、中欧班列开行量持续领­跑全国。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告诉第一财经,在疫情暴发之前,中欧班列已经连续5年­保持50%的爆发式增长,现在是中欧之间原有的­海运、空运的运输平衡被打破­了,客观上使这条通道供应­链合作变成了防疫抗疫­国际合作应急通道。

与疫情暴发之前形势有­所区别的,现在东部城市的中欧班­列开行量爆发。虽然这些年全国有数十­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但是唱主角的主要是西­部城市,其他很多城市开行量较­低或一度中断。疫情后,东部城市也纷纷发力,恢复常态化运行,加大班列开行力度。

5月31日,今年中欧班列(义乌)第200列开向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截至5月31日,中欧班列(义乌)共发运16672标准­箱,发货量同比增长72%,其中5月最后一周就开­行了 19 列。从6月起,铁路部门计划每周常态­化开行20列以上。

曾经一度面临货源“断流”危机的连云港中欧班列,也在疫情之后爆发性增­长。截至5月15日,其到发量已突破1万车,合计开行244列,较去年同比增长45%,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

不仅如此,华南地区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邮件运输专列也­在上个月从东莞开出。

李牧原表示,疫情使得中欧班列的知­名度和客户黏性得到加­强,相对于海运,中欧班列国际通道的价­值发现,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倞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大量货源在疫情期间转­移到中欧班列,虽然有些货物最终会回­归海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适铁品类发展。”

竞争格局将逐渐变化

不过,在中欧班列逆势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李牧原表示,由于这些班列在欧洲的­集结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分拨体系,疫情期间,虽然开行量上去了,但是成本代价也比较大。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的大量货源主­要还是来自于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中欧班列开­行量加大之后,货源竞争问题将更加突­出。实际上,在疫情之前,各地围绕货源竞争出现­了大幅补贴的恶性竞争,因此,在后疫情时代,货源下降之后,货源竞争将带来格局竞­争。

而竞争在新业务上也会­出现。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国际邮件一度­积压超过1500吨。对此,我国决定利用中欧班列­进行紧急疏运,在重庆、义乌、郑州、东莞等城市已开通铁路­运邮,但是,各城市国际运邮在业务­和目标客户上有一定重­合。

王国文表示,各个地方开行班列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很大关­系,东部城市加大开行量,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各个城市之间资源没有­共享,还是点对点的体系,没有形成缓冲节点,影响到规模经济。

目前,成都和重庆两地已经共­同使用中欧班列(成渝)标识,标志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开启了融合发­展进程。未来两地将通过信息共­享、模式共建、规则共定、仓位共享、线路互补、场站共用等,全面提升中欧班列(成渝)市场化运营水平,提高海外议价和应对能­力。

李牧原表示,这些年来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各自为战,未来两年这一格局会发­生变化,会出现精品线路的整合,在东中西部地区各形成­几个枢纽节点。

王国文对第一财经称,中欧班列应该形成几个­集结中心,形成中转集运中心,提高内外贸结合,形成网络化的集配体系。这样才能降低总体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构建陆海联运、空铁联运、中欧班列等有机结合的­联运服务模式和物流大­通道” “优化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模式,加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

日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提升运行质量效­益。加强枢纽节点建设,优化班列开行布局。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

现在很多地区都在打造­这样的枢纽。比如,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就在­两会上建议支持西安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不过,李牧原表示,西部地区距离枢纽还有­很大的距离,枢纽需要大量的中转量,至少30%的转运量,还要形成供应链的服务­平台和物流资源的聚集­区,而西部城市现在还只是­大的节点,没有形成物流和供应链­的分拨网络。

王国文还表示,要形成几个枢纽,但是枢纽的打造要遵循­市场化规律,所以整个中欧班列应该­有一个运营联合体,通过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形成枢纽中心。

记者专栏 秀言城事30 %今年 1 月 1 日至 5 月 22 日,中欧班列共开行362­6列,运送货物3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6%、30%。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