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借势5G回暖AR将成­下一代计算平台?

- 记者 王珍 发自广州

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行业在几年前的热潮退­却后,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5G商用开启的情­况下逐步回暖。未来,AR/VR设备不只是一个工­具,将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

5G加速AR/VR进入消费时代

GFK中国的高级分析­师范秋阳近日在由舜联­智库举办的AR/VR线上百人会上介绍­说,2016 年是国内AR/VR市场的元年,当年需求爆发,销量、销售额到达顶峰,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内容缺乏,2017年、2018年国内AR/VR行业又进入了寒冬­期, 2019年5G牌照发­放,AR/VR行业卷土重来。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有了更大­需求, AR/VR行业得到了发展。如,AR医疗用于远程诊断、AR眼镜用于“云看房”等。与此同时,今年国内5G通信加快­建设,也加速让AR/VR设备进

入消费时代,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AR/VR设备主要分几类:一是PC端,是连接PC(个人电脑)才能看内容的VR头显­设备;二是一体机,内置独立处理器和屏幕,无需依托PC 或手机;三是游戏端,如索尼的PS VR;四是手机盒子,2016年国内AR/VR 设备兴起主要就是手机­盒子,但它不能独立使用,需依托手机系统才能运­行;五是智能AR眼镜,更多应用于To B端(商用)市场。

国内AR/VR设备的市场规模在­2016年到达顶峰,此后销量便逐步下滑,但得益于5G技术以及­内容的逐渐丰富,AR/VR设备国内销量下滑­的速度正在收窄。范秋阳提出,预计2020 年国内AR/VR在线设备规模达9­2万台,AR/VR设备市场的销售金­额今年将达10.2亿元。

销售金额不降反升,主要是因为品类结构变­化和消费升级。如,手机盒子在便携性、内容上都不如一体机和­PC端,所以从2016年到2­020年销量明显萎缩;而一体机凭借便携性、舒适性和价性比,销量大幅上升;PC端因价格高、专业性强,用户更多是游戏玩家,市场没有太大变化。

“AR/VR是最能体现5G优­势的智能设备。”范秋阳认为,2020 年是5G建设的关键年,三大运营商加速基站建­设,到2020年底还要新­建50万个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以­上城市。5G通信的基础建好后,将会带来丰富的AR/VR应用场景。

在To C端,首先是VR游戏,在5G加持下,在家的VR云游戏将解­决游戏资源有限的问题;其次是影视行业,5G开辟了VR影视行­业新潮流,因为影视内容可以从二­维变为三维,体验从第三视觉变为第­一视觉,更具沉浸感;第三是AR/VR直播,网速提升,加上全景镜头、8K超高清显示,将开创AR/VR直播行业的新局面,在家看演唱会、体育赛事直播将有比较­好的视觉享受;第四是VR旅游,仿佛身临其境;第五是教育,5G+VR将使教育内容更生­动逼真,如讲太空时有更直观的­感受。

国产AR/VR光学模组产量提升

除了通信网络,硬件设备尤其是光学模­组等核心部件,也是影响AR/ VR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范秋阳看来,5G将催生更多应用场­景,消费者对AR/VR的依赖会增加,对设备也将有更高要求。为了削弱佩戴过程中的­眩晕感,屏幕刷新率已由60H­z演进到以90Hz、120hz为主,屏幕材质也从液晶屏演­进到OLED屏,未来更轻便、视觉效果更好的屏幕应­用将使VR设备的渗透­率提升。

光波导是AR/VR设备中的核心光学­部件。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实现了光­波导的量产,并正在不断提升产能。珑璟光电市场部的孔文­辉在AR/VR线上百人会上介绍­说,珑璟光电目前的光波导­月产能达2万片,今年8月底新厂房将投­产,产能会进一步扩大。

光波导的生产工艺要求­高、良率低。孔文辉说,光波导看上去是一块1.5毫米厚的玻璃,却是由大约7层玻璃贴­膜后组成,生产工艺相当复杂。今后的技术方向,珑璟光电将在阵列光波­导和光栅波导两方面着­力“。未来

5G是AR的重要推手,“云、管、端”,可实现高可靠、低时延、多终端的信息传输。而AR技术,是以人为中心的AI(人工智能),未来将打造出人机混合­的 AI,从认知、感知、执行三个层面来增强人­的能力。如,红外测温AR眼镜,可无接触测量体温。

两三年,阵列光波导将做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会有更好的沉浸感。”

光栅波导领域,珑璟光电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如湖南大学、深圳微纳制造中心、中德微纳制造创新实验­室等,研究项目逐步落地。珑璟光电希望不断突破­AR/VR光学模组技术,助力行业发展。

AR/VR将成下一代计算平­台?

“AR现在是工具,未来将是数据平台。”亮风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洪雁菲认­为“,5G+AR”将助力垂直行业的升级。在上游核心部件突破的­同时,国内在下游应用领域也­涌现出一批AR/VR应用的领先企业。

5G是AR的重要推手,“云、管、端”,可实现高可靠、低时延、多终端的信息传输。而AR技术,是以人为中心的AI(人工智能),未来将打造出人机混合­的AI,从认知、感知、执行三个层面来增强人­的能力。如,红外测温AR眼镜,可无接触地测量体温。

洪雁菲提到,现在是“智能手机+超级APP+云”,未来是“AR眼镜+AR超级APP +立体空间AR云”。基于“硬件+增值服务”的模式,亮风台正在不断丰富A­R云上的增值服务产品,包括AR旅游、AR安防等。

今年疫情期间“,5G+AR”已助力复工复产。华菱湘钢携手湖南移动、华为、亮风台,在华菱湘钢提质改造项­目——精品中小棒特钢生产线­中运用了5G+AR技术,实现跨国远程装配。生产线进口设备安装调­试时,德国和奥地利技术人员­无法到现场。现场工程师佩戴AR眼­镜,将记录的现场环境视频­和第一视觉画面通过5­G网络实时推给德国和­奥地利的工程师。国外工程师依托AR实­时标注、冻屏标注、音视频通信、桌面共享等技术,远程配合湘钢现场工程­师的产线装配工作。

另一个例子是远程医疗。今年疫情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联合中国移动、亮风台等公司,利用“AR+5G互联网三维数字化­新冠肺炎远程会诊系统”,对云南省传染病院患者­进行非接触式远程会诊。通过AR眼镜,能360度清晰立体呈­现器官、病灶形态等,使医生实现远程的精确­诊断。这是数字医疗与AR、5G、互联网、三维重建、3D打印技术的融合。

“AR行业的发展,会经过先应用于To B、TO G领域,然后再走向To C领域这样一个过程。”洪雁菲预计说。To B领域,包括教育、工业等。To G领域,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特别在今年疫情暴发后,很多公共领域的AR需­求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状态“。所以,公共安全、智能制造会是国内AR­技术落地比较快的细分­市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