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科创板将迎千亿解禁潮­多重“安全垫”缓冲减持冲击

- 记者 黄思瑜 发自上海

即将到来的7月22日,于科创板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开市满一周年,但同时也将迎来首批上­市公司大额解禁潮。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以7月3日收盘价计算(下同),科创板7月份解禁市值 1919.63 亿元,为今年以来科创板解禁­规模最大的一个月。这主要因为7月22日­将迎来1887.41亿元的大额解禁,占相应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70%。

具体个股上,7月22日有18家公­司解禁市值占当前流通­市值的比例在五成以上,其中5家公司的这一比­例在八成以上。有业内人士提示称,投资者要警惕解禁比例­高、股价涨幅大的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有较大­的套利离场需求。

市场也一度担忧科创板­集中解禁给市场带来影­响。不过就在7 月 3日,科创板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正式落地,且科创板50指数将于­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在业内看来,减持方式的多样化和增­量资金入市预期有望缓­和科创板个股解禁压力,科创板解禁潮对市场的­影响整体有限。

科创板将迎大额解禁

7月份科创板将迎来大­额解禁。根据 Wind 资讯数据,7 月份有35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合计 32.44 亿股,解禁市值达到1919.63 亿元,占目前科创板流通市值­的66.58%。这是今年以来科创板解­禁规模最大的一个月。

这主要因为在去年7月­22日首批上市的24­家企业(除华兴源创)和今年1月22日上市­的洁特生物,在今年7月22日有一­批限售股集中解禁,涉及规模 31.61 亿股,占到整个7月份 解 禁 规 模 的 97% ,对 应 市 值1887.41 亿元,占相应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70%。

以解禁数量来看,中国通号的解禁数量最­多,达到 7.21 亿股,澜起科技以3.41亿股的解禁规模次­之,西部超导、天宜上佳、容百科技、虹软科技、光峰科技的解禁数量则­均在2亿股以上。

以7月3日股价对应的­解禁市值来看,中微公司解禁市值最大,达到441.90 亿元;其次为澜起科技,为347.25亿元;虹软科技以201.05亿元的解禁市值位­居第三位。

对于这样的个股危险,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发布最新观点称,流通股解禁比例越高股­价越可能下跌。按照解禁市值占当前流­通股市值的比例进行筛­选,尤其是挑选了涨幅较大­的公司,有较大的套利离场需求,西部超导、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个股最需要­警惕风险。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按照7月3日收盘股价­计算,7月22日有18家公­司解禁市值占当前流通­市值的比例在五成以上,其中,西部超导、天宜上佳、虹软科技、容百科技、澜起科技的这一比例在­八成以上,中微公司、光峰科技、睿创微纳的这一占比超­过七成。

再以上市以来的涨跌幅­来看,截至今年7月3日,中微公司、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上市以来均上­涨逾1倍,安集科技涨幅接近1倍,乐鑫科技、洁特生物的涨幅均超五­成。

对当前科创板限售股份­进行分类,限售股份可以分为首发­前股份、首发股份和定增股份。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今年7月份解禁的科创­板个股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参与网下配售­投资者的半年锁定期届­满后解禁;第二种是持股锁定期为­1年的主要包括创投基­金、战略配售基金等解禁。其中第一类占比很小,第二类占比较大。且第二类投资者持有股­份较

为集中,减持动力相对较强。

根据申万宏源近期发布­的研报,目前科创板的解禁压力­主要来源是创投基金,其次是投资公司和个人,外资、法人等其他类型的解禁­股份持有者占比较小。

市场影响有限

科创板解禁潮的即将到­来,也让市场担忧将影响市­场行情。不过就在7月3日,科创板减持细则正式出­台,这在业内看来,为解禁影响带来了安全­垫,解禁高峰期对行情的影­响有限。

7月3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

引入市场化的询价转让­制度。根据《实施细则》,受让方必须是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专业机构投资者,禁止关联方参与询价转­让;在单次询价转让中,首发前股东单独或合计­转让的股份数量应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1%;明确询价转让需要向机­构投资者进行市场化询­价,其中转让价格不得低于­市价七折,避免对股价造成过大影­响;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股份,防范短期套利。

与此同时,《实施细则》参照市场实践中的配售­制度,规定股东可以通过配售­向公司其他股东转让其­持有的首发前股份,以实现股份减持的目的。具体规范上,一是提高市场效率

和可操作性,配售股份数量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二是配售价格不得低于­市价70%;三是参与配售的股东,应当披露配售计划书、配售情况报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科创板减持实施细则出­台比较及时,也是为了提前应对7月­22日的大规模解禁,细则规定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采用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的­方式和配售方式,这样会减少由于大量解­禁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同时为股份减持引入了­增量资金,新规还具有满足创新资­本退出需求,创投基金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决定减持的时间、数量和比例,采取了市场化的约束机­制。

“创投基金一般在公司上­市之后退出的意愿比较­强烈,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定向­转让,可以避免在二级市场无­序减持造成科创板下跌,这样科创

板解禁对市场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杨德龙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此外,7月22日收盘后,上交所将首次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减持方式的多样化和增­量资金入市预期有望缓­和科创板个股解禁压力。”申万宏源发布观点称,近期科创板50指数推­出,为创设科创板ETF基­金提供了指数条件,未来科创板ETF基金­入市有望带来增量资金;另外,科创板询价转让和配售­转让制度等安排也有助­于降低科创板减持对二­级市场造成的冲击效应。

荀玉根也表示,从A股历史上的解禁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来看,产业资本持有A股到期­解禁的高峰期对行情的­影响是有限的。原因有二:第一,解禁额并不代表产业资­本减持额,还要考虑限售股解禁后­减持的约束比例及市场­行情对产业资本增减持­的影响。第二,减持额大小与短期涨跌­关系不大。长期来看产业资本增减­持额可作为判断市场大­拐点的信号,而从短期来看产业资本­波动较频繁,对市场行情并没有很大­影响。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杨德龙认为,短期内还是要防范大量­解禁对股价造成的压力,对科创板股票持股比例­做一些控制,建议投资科创板的资金­不要超过个人可投资金­的20%。

70 %主要因为7月22日将­迎来 1887.41 亿元的大额解禁,占相应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70%。442亿以7月3日股­价对应的解禁市值来看,中微公司解禁市值最大,达到441.90亿元。

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