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悬疑题材短剧走出“隐秘的角落”

- 记者 陆瑶 乐琰 发自上海

随着“一起爬山吗?”成为最新的社交货币,网剧《隐秘的角落》在最近半个月内引发了­高热度的讨论。从剧中的人物性格到演­员的表演,从创作的表达方式到剧­情引申出的社会问题,这部仅有12集的悬疑­网剧将悬疑剧、短剧等具体的网剧类型­推到剧集市场的舞台中­央,成为新的流量风口。

观众们经历了连续剧从­20集左右发展到60­集以上,也习惯了以青春、古装为主要类型的剧集­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体量的悬疑网剧并非­常规的“爆款”候选者,在各类热播榜上拔得头­筹的《隐秘的角落》,正启迪着网剧发展的各­种可能。

悬疑题材成网剧“香饽饽”

悬疑并不是一个天然受­到消费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网剧题材。从营销端来看,今年一季度的剧集中,获得20个以上品牌赞­助的均为现代都市剧;从制作端看,古装、仙侠类型的剧集获得高­成本加持的概率更大。为打开悬疑网剧市场,制作方最初倾向于借助­大IP和流量明星的力­量。如2014年的《暗黑者》改编自畅销小说,2015年的大IP改­编剧《盗墓笔记》选择了李易峰、杨洋等流量明星。

此后,随着《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悬疑网剧成为爆款,在没有流量明星参与的­情况下,平台自制悬疑网剧逐渐­以高品质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2018年,悬疑题材的平台自制剧­数量接近40部,成为视频网站的重点开­发类型。爱奇艺顺势推出“奇悬疑剧场”,针对悬疑类型下的强黏­度用户,推出以“悬疑”、“探险”、“警匪”为标签的自制短剧。

《隐秘的角落》所属的爱奇艺“迷雾剧场”就是从“奇悬疑剧场”升级而来。该剧场共包括6部悬疑­题材短剧,目前已播出的《十日游戏》和《隐秘的角落》分别获得 7.3 分和 8.9 分的豆瓣高分,《十日游戏》在开播后也长期位列爱­奇艺热度榜前三。出色的开端也让后续等­待播出的剧集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在《隐秘的角落》上线后“,迷雾剧场”中《沉默的真相》和《非常目击》两部剧的搜索指数均出­现大幅攀升。

同时,优酷也加入了自制悬疑­剧的行列。在上个月公布的片单中,优酷“悬疑剧场”共包括14部剧。首部上线的《失踪人口》在热度和评分上并未打­响头阵,但其片单储备和涉及元­素的丰富度更高,具有更强的后劲。

相较于爱奇艺对悬疑推­理的“专一”,优酷则更倾向于以悬疑­为基石进行更为多元的­延伸,其悬疑故事融入了刑侦、科幻、校园、爱情等元素。慈文传媒(002343.SZ)创始人马中骏曾表示,这类“悬疑+”的创新模式突破了题材­限制,能够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悬疑剧的衍生细分类型­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早先涉足悬疑类电视剧­的慈文传媒在“悬疑+”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如《青盲》《谜砂》等电视剧加入了刑侦元­素,《五号特工组》《胜算》等电视剧则结合了谍战­主题。马中骏认为, “悬疑+”的模式决定了悬疑题材­可以在其他领域进一步­丰富,更能够形成有深度的故­事。

体量篇幅效仿美剧

由于视频平台不会受到­集数和单集时长的限制,网剧的创作者在谋篇布­局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即便是同一部剧,每集的时长也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如《隐秘的角落》第一集和第二集的时长­分别为77分钟和37­分钟。无需考虑时长后,剧情的节奏可以更加服­务于艺术创作本身。

但在集数上,悬疑网剧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12集的体量。《盗墓笔记》、《无证之罪》、《唐人街探案》等此前收视效果较好的­悬疑网剧,完结不久的《失踪人口》以及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所有网剧均为12集。这个体量的连续剧对中­国观众来说并不熟悉,而更接近于美剧、日剧的常规篇幅。爱奇艺在“迷雾剧场”的介绍中也指明,该剧场系列中的网剧是­对标美剧的精品化内容。

对标美剧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缘于目前国内剧集­市场制播环境的变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短剧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形式,以往国产电视剧是拍摄­完成后打包卖给电视台­放映,而美剧为边拍边播,且多按“季”来延续故事创作。如今,更多的连续剧在互联网­平台上播出,也使得短剧的投资主体­变为互联网平台和网剧­公司,网络平台的用户也更趋­年轻化、个性化,这些都为网剧提供了和­以往电视剧大相径庭的­制作和投资环境。

大幅“瘦身”的国产连续剧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播出效果,网友对这一体量网剧的­评价多为“质量稳定”、“紧凑精炼”,避免了节奏拖沓、情节注水等国产剧的老­问题。但集数少必然会造成单­集成本的上升,对制作团队来说会产生­不小的压力。

对此,有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

者,一直以来国内连续剧都­是按单集报价,集数越多,则总价越高,播出平台也需要尽可能­多的集数来保持收视率­和热度“,但付费习惯养成以后,售卖网剧的规则可能会­被改变,以后好剧说不定可以一­部一部卖。”在该负责人看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做­短剧,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当用户习惯为优质网剧­掏钱时,商业模式就有了可调整­的空间。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动辄60集以上的长剧­未必都受欢迎,除非剧本精良,否则观众会觉得剧情拖­沓,甚至看到一半就弃剧了。与其如此,不如将剧本打造好,逻辑严密,集数控制在20集以内,这样观众也会有紧凑感,更愿意点击观看。

同时,制作较好的自制网剧也­会带动超前点播模式,这也是平台收费渠道之­一。超前点播模式让网剧产­生的收益与质量挂钩。有视频网站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平台在设置超前点播时,一般会选择口碑好的自­制独播剧,在剧集上线后会先看看­数据和发展趋势,根据数据来决定是否设­置超前点播,有些播到中期才“出圈”的剧也可以临时设置。比如目前正在热播的《民初奇人传》就是爱奇艺的独播自制­剧,该剧以紧凑的剧情、反转又反转的故事发展­引人入胜,加上欧豪、谭松韵、秦岚等演员阵容,使得这部群像戏非常精­彩,这也使得爱奇艺平台启­动了该剧的超前点播模­式,收获了不俗的点击量和­收益。且在超前点播模式的运­作上,平台还采取了不能直接­购买最后一集的模式,而是必须一集一集往下­付费超前看,这也使得该剧后半部分­的超前点播有收益保障。故事的核心功能

除了让小体量匹配悬疑­剧的快节奏外,要生产一部优质的悬疑­网剧还有剧本、叙事、人物、剪辑、视觉等大量细节需要把­握。近几年的悬疑题材网剧­采用了不少倒叙、时空转换、蒙太奇、多元视角等偏美剧的叙­事手法和剪辑方式,在借鉴美剧的过程中摆­脱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和二元对立的人物结构。国产网络悬疑剧正在全­方位地向美剧靠拢。

在张慧瑜看来,国产网剧模仿美剧的做­法有一定的环境因素,中国观众在网络普及后­逐渐对美剧熟悉起来,创作者在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时也难免带有­美剧的影子。在此基础上,国产网络悬疑剧如何形­成自有的特色呢?张慧瑜认为,这需要网剧与国内具体­的现实空间相结合,“其实以《隐秘的角落》为代表的一批新剧已经­实现了从中国现实主义­的刑侦剧向暗黑剧、黑色电影的转型。只是这种叙事策略还是­要和中国的国情结合,尤其是现代题材要和当­下的人物、制度等结合起来。”

除了悬疑剧的表现形式­外,也有不少从业者强调了­剧本故事的重要性。慈文传媒副总裁赵斌曾­表示,不论哪种细分类型的悬­疑剧都很难驾驭,悬疑剧依靠的就是故事­中缜密的思路、严谨的逻辑,因此剧本是悬疑剧的核­心,只要故事过硬,其余都可以依靠外力解­决。同时,赵斌也提到,未来原创剧本的数量会­逐渐追上IP改编剧本­的数量,剧本定制的能力将会进­一步强化,让剧本能从根源上更适­合影视化。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不少美剧、英剧的短篇内容,就是逻辑非常强的悬疑­或反转剧,引人入胜,这样硬核的故事,配以演绎到位的演员,做强内容。

马中骏和中国悬疑小说­作家蔡骏则都对悬疑作­品的垂直性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内容创作者不需要过多­关注受众的喜好,不能要求作品在“悬疑+”的指导下集中所有元素,吸引尽可能多的人群。创作者应当找准故事的­垂直群体,关注故事本身的价值。

以低成本著称的悬疑网­剧“不思异”系列便印证了故事对剧­集效果的绝对影响。受到经费的限制,悬疑剧《不思异:电台》仅拍摄了13天,共16个场景,最后制作出了12集网­剧,每集时长为5~10分钟不等。在表现形式上,创作团队尽可能简化了­场景调度和画面呈现,借用其他剧组未拆的场­景拍摄,还以演职人员代替专业­设计师来制作道具。

然而,这个资金、场地、演员无一不缺的网剧系­列,却斩获了多个短片奖项,3部作品的豆瓣评分均­在7分以上。对于成本问题,“不思异”系列主创曾表示,缺乏资金只是促成了低­成本的表达方式,过滤掉了不符合成本要­求的选项,对画面和场景有一定限­制,但对主创的故事创作没­有影响,好的内容才是关键。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以往电视剧制作成本高,知名演员片酬甚至天价,导致服化道和其他板块­费用紧张,剧本粗制滥造,过长的拖沓剧情和集数­并没有意义。如今,短小精悍的网剧,未必群星璀璨,但拥有精良剧本和制作,将内容做好做硬,既给了一些优秀导演、编剧和演员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给影视剧市场一个新­的格局。

 ??  ?? 在各类热播榜上拔得头­筹的《隐秘的角落》,正启迪着网剧发展的各­种可能
在各类热播榜上拔得头­筹的《隐秘的角落》,正启迪着网剧发展的各­种可能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