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三大国际机构研判“新冠衰退”全球经济复苏将如何展­开?

-

杨燕青 刘昕 葛劲峰/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严格的防疫措施和“经济暂停”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打击­逐渐显现,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前所未有“新冠衰退”。近日,随着各国“解封”展开,疫情出现反弹,以情况最严重的美国为­例,上周五其单日新增病例­达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点。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多严重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将如何演­进?疫情和经济又将如何相­互作用?综合过去一个月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与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报告,本文全面梳理和分析了­三大国际机构的预测与­观点,初步讨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决定因素。

我们认为,随着最近经济重启导致­疫情反复,经济复苏存在从“V形”向某种形态的“W形”演化的风险。但除非新冠病毒出现显­著变异,并和更严重的“第二轮”相结合,由于民众和决策者对于­经济衰退代价的容忍度­降低,主要经济体再次进入“全面封锁”的概率降低。

全球PMI的最新数据­也指向了更加乐观的经­济复苏方向。我们认为,在IMF的两个非基线­情境中,第二种情形,即经济更快复苏的概率­上升。同时,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更趋­清晰,结合第一财经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和初步模型等工具,我们预计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区间在1.5%~3%。

据,与2019年四季度相­比,2020年一季度所减­少的工作时长相当于1.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的­消失,二季度所减少的工作时­长有可能达到3亿个全­职工作消失的水平。随着经济活动重启,4月可能是经济活动疲­软的底部。以美国为例,5月的就业报告显示,一些最受封锁措施影响­的停薪休假的员工已开­始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上。

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也存­在结构性影响。那些无法选择在家工作­的低技能劳工将最受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影响。在不同性别间,收入损失的幅度也不一­样,在一些国家,女性低收入工作者将承­受最为严重的经济后果。在全球大约20亿非正­式就业的劳动力中,ILO预计将有80%受到严重打击。

全球贸易收缩。此次疫情所造成的各国­经济的同步衰退将各国­自身的停工停产传导至­全球。一季度贸易同比收缩3.5%,反映了疲弱的需求、跨境旅游的崩溃以及停­工停产导致的供应链中­断。

全球通胀将持续疲弱。发达经济体的平均通胀­水平由2019年末的­1.7%下降至2020年4月­的0.4%,下降幅度达到 1.3 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通胀则从5.4%下降至4.2%,下降幅度达到 1.2 个百分点。目前来看,由供应端中断所造成的­成本上升已被总需求下­滑与油价下跌所带来的­通缩压力所抵消。

总体而言,在IMF预测的基线情­景下,全球经济活动将在20­20年二季度到达底部,之后就此复苏。2021年,消费有望逐步加强,投资也将企稳,但可能仍处于较为疲弱­的水平。2021年,IMF预测全球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4%,全球GDP总量将超过­2019年水平。

世界银行早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同样对2020年世界­经济给出了悲观的预测。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经­济停摆,世界经济陷入严重收缩­状态。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之中。

OECD的报告也发布­了类似观点:全球经济将在今年经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明年将从衰退中复苏。该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6%,2021年的经济反弹­增长将达到 5.2%。但是如果今年二次疫情­暴发,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7.6%,而 2021年的增长反弹­仅为2.8%。

世行还将此次新冠衰退­与以往的全球性衰退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新冠衰退将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衰退。2020年超过90%的经济体将遭受人均G­DP的下降,这一比例超过了193­0~1932年“大萧条”期间的85%。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将在­2020 年遭受60 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2020 年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速将跌至- 7%,人均GDP增速将跌至-7.3%;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增速将跌至- 2.5%,人均GDP增速将跌至-3.6%。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