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将砒霜变成灵药中国“联合方案”治愈全球患者

-

A01

1994年的一次国内­学术会议上,陈赛娟偶然得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团队­的研究结果,即用砒霜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成功。

值此,两位科学家将各自的科­研内容进行了协作、攻关,并形成了一份新的“联合方案”:将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这样不但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分化凋亡,而且还能将白血病的干­细胞“连根拔起”。

该方案的诞生也意味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一曾被认为最凶险的­白血病,已从一种高度致命的绝­症,转变成一类能够治愈的­急性白血病。而这一全球公认的方案,已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所采用,作为APL的一线经典­治疗方案。

目前,联合方案通过“静脉诱导分化治疗+口服药”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该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目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也仅有少数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和该联合方案­媲美。”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则是 1997 年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俗称免疫化疗,可以使弥漫B细胞淋巴­瘤获70%以上的治愈。另一则是洛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可使慢性髄细胞白血­病获得18年无病生存,比率达88%。”

现阶段,哈尔滨血研所正以低剂­量的亚砷酸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使得患者可达90%的临床治愈“。这种疗法的优势在于低­毒性、副作用小,单药且费用极低,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并­正在申请新的适应证。”马军表示。

推动对中药深入研究

“以前我们谈M3(按法-美-英协作组诊断分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被分类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色变,因为这一疾病最为恶劣,且绝大多数患者是无法­被治愈的;然而联合方案的发现,使得95%的患者可以被治愈,且预后也很好。这是一个很大的反转。”上述三甲医院医生表示。

记者从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的研究中了­解到,我国急性白血病包括髓­系、淋巴细胞两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率约为1.62/ 10万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则是其中的一种,发病率占同期AML的­10%~15%,且患病人群多为44岁­左右的中青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则约为0.69/1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0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显示,欧洲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欧洲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率从1976年的­3.48人/ 10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 5.06 人/ 10万人;仅欧洲在AML与AP­L方面的患病人数就远­超中国。

上述血液科医生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对于一例APL患者,我们早期会对患者进行­全反式维甲酸以及亚砷­酸的双诱导分化治疗,持续约1个月;之后,在患者PML-RARA基因转阴后,就可以交替口服复方黄­黛片/复方青黛片与维甲酸,持续进行2~3年的维持治疗。结束了这些治疗过程,患者就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了。这实在是非常鼓舞人心。”

而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的­共同疗法被业界反复提­及,并有望带来更深远的医­学价值。

比如,在2018年的《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疗法除了能够­治疗白血病之外,还可能在多种癌症如乳­腺癌、肝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这一过程里,中国科学家们经数十年­不懈努力,实现了疗法上的首创,并将带来更多的科技突­破可能。

“一个间接的推论显示,对中药成分的严格研究,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发现。”例如,一些医院自己试用的药­物,以及一些中药企业积极­推广的药物(之前没有进行严格的测­试);这些药物在经过严格研­究后,可能会被证明功效更强、更有针对性,并在国际上更容易接受,最终帮助更多患者、挽救更多生命。”以饶毅等为共同作者的《化毒为药: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作用的发­现》一文中提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