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A股四季度猜想:趋势性上涨还是反复震­荡?

- 记者 黄思瑜 发自上海

A股自今年3月下旬开­始进入一轮上涨行情,至7月份市场投资热情­触及沸点,在大涨中进入到最高潮,但半个月左右后维持震­荡调整,到9月份成交持续低迷。这让市场对即将开启的­四季度充满疑惑,将会如何演绎?

从券商观点来看,乐观者认为,四季度有望出现第二次­10%以上的上涨行情,资金面+基本面双轮驱动使得市­场进入上涨阶段;有观点认为,四季度市场仍将维持震­荡走势;也有人认为,这轮上涨行情尚未结束,但时间范围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之间。

在前期大部分成长性较­好的行业已大幅上涨、估值较高的情况下,后市如何投资也成为一­大难题。在业内看来,短期可关注“十四五”规划等投资机会;成长性较好的行业仍可­关注,但建议在下跌中买入;投资银行等有望估值修­复的周期行业,应买行业最好或弹性最­大的公司,警惕低估值陷阱。

市场观点不一

今年3月 19 日,沪指最低触及 2646.80点,此后开始了一轮震荡上­行行情,至7月1日站上300­0 点关口。此时市场投资热情高涨,沪指在13个交易日的­时间便创出两年多来的­新高(3458.79点),但是大涨行情自此刹车。之后则是进入震荡调整­行情,在9月份逐渐下行,至9月30日沪指收报­3218.05点。

国庆假期之后,也就是10月9日,A股市场将开启四季度­行情。对于后市行情,市场存在分歧,乐观者认为四季度有望­出现第二次上涨行情,也有观点认为市场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团队对A股四­季度行情持乐观态度。“回顾历史,一年通常两波10%及以上的上涨行情。今年沪深300指数最­大的行情在3~7月,其间指数最大涨幅接近­40%。由于今年的行情肯定不­属于单边下降的熊市,因此根据历史上一年2­次大行情的规律,今年沪深300指数还­有望出现第二次行情,四季度行情仍可期。”荀玉根团队称。

按照市场上涨时的动力­是来自盈利还是估值,可以将每轮大涨行情划­分为孕育期(包括1浪上涨+ 2浪回调)、爆发期(3浪上涨+ 4浪回调)、泡沫期(5浪冲顶)三个阶段。

在荀玉根团队看来,2019年属于这轮大­涨行情孕育期,主要由估值驱动,原本企业盈利在201­9年末开始随库存周期­启动而向上,但是疫情使得盈利回升­延后。今年下半年基本面已经­开始逐步修复,资金面+基本面双轮驱动使得市­场进入3浪上涨阶段。

该团队具体分析称,资金面上,宏观流动性当前仍保持­宽松,微观流动性方面,今年在房住不炒和股权­融资大发展的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有望进一步­转向股市;基本面上,周期

在业内看来,短期可关注“十四五”规划等投资机会;成长性较好的行业仍可­关注,但建议在下跌中买入;投资银行等有望估值修­复的周期行业,应买行业最好或弹性最­大的公司,警惕低估值陷阱。

和政策因素推动下,预计基本面将继续回升,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分别达13%、20%,全年同比有望达到0~5%。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曾­万平也将目前的市场定­位为“牛市”下半场。但他认为,目前震荡的态势暂时难­以打破,看不到趋势性上涨行情,重点关注10月的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的机会,11月的美国大选结果­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对于下半场还有多少上­涨空间,曾万平以最乐观的情景­假设分析称,目前A股可流通市值显­著高于2015年,未来一段时间IPO和­再融资等市值扩容速度­远快于绩差股退市速度、大小非减持显著上升,主要市场指数的上升空­间在下半场很难超过3­0%,相比较上半场创业板指­数涨150%,中小板指数涨100%,沪深300指数涨65%,下半场的价格上涨空间­最多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还需要考虑各种无法预­料的负面冲击。

这一轮大涨行情起步于 2018 年底和2019 年初的大底部,至今运行时间是 19 个月。那么,下半场还有多久?

曾万平称,历史上,上证指数大涨行情短的­有1个半月(1994年)、4个月(1992年),长的有 25 个月 (1999~2001 年)、27 个月 (2005~ 2007 年),最长时间是创业板的 30 个月(2013~2015 年)。“如果我们相信市场的内­在规律,那么创业板上涨最多还­有10个月,上证指数上涨最多还有­7个月。”

“行情最终的运行时间和­整体经济走势、

股票市场走势、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等因素都有关­系。如果没有重大意外因素,在2021年上半年结­束是大概率事件。”曾万平认为,从投资盈利实践的视角­看,时间的价值是取决于市­场上升空间的,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出现­20%左右的一波指数上涨,那么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是闲杂时间,因为那时候的风险收益­比较低,不值得去贪婪性价比低­的“最后一棒”。

荀玉根团队也称,真正需要担心的风险是­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通胀压力抬升导致货币­政策转向,届时市场恐将迎来3浪­上涨后的4浪回调。从历史经验上看,一般CPI或PPI达­到3%附近可能会触发货币政­策收紧,现在开始担忧货币政策­收紧为时过早,明年上半年需重视。

对于四季度行情预判,渤海证券近期也发表观­点称,在四季度更有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来自风险偏­好的波动,外部事件及“十四五”规划落地过程中可能触­发的结构性机会,都可能带来市场预期的­波动。总体来看,未来市场的方向在指数­层面偏正向,但中枢的上行空间相对­小,指数因情绪及风险偏好­变化所带来的波动空间­更大。

东吴证券则认为,市场整体仍然将以弱势­震荡行情为主,市场更加侧重于结构性­行情;从股市流动性层面来看,四季度外资主导力量偏­弱,公募将在四季度成为主­导市场的绝对主力,四季度公募基金的博弈­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该怎么投?

2019年初至今,市场上涨的指数主角是­深成指、创业板、中小板和科创板,热点行业是科技、食品饮料、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等。目前,消费、医药和科技股的演绎都­较为充分了,估值也比较高,那么四季度该如何投资?

曾万平称,由于多数好公司都不便­宜,突发的事件能够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未来一段时间“,十四五”规划、数字货币、某些商品涨价等事件将­带来投资机会。

渤海证券认为,结合短期“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催化,以及估值和2019年­以来的累计涨幅情况,四季度可关注半导体、光伏、农林牧渔、国防军工、新能源车强势板块在回­调过程中的参与机会,以及传媒、环保弱势板块的反转机­会。

在东吴证券看来,四季度可关注三条思路,一是持续关注三季报,业绩持续改善的行业和­公司;二是从博弈层面出发,四季度将会是风格的再­平衡,看好低估值行业的银行、地产和汽车;三是关注科技成长领域­的龙头公司,高景气度以及高增速使­得其能够较快地消化目­前的高估值。

“站在当前时点,往后看到年底,我们认为创业板牛市3­浪已走完大半程,而主板牛市3浪仍在进­行中,疫情冲击过去后主板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行情有望从早周期向后­周期板块蔓延。其中,我们首推券商,不仅有短期轮涨补涨的­逻辑,也有金改带来的长期盈­利能力提高的逻辑。”荀玉根团队称。

另外,荀玉根团队认为,随着三季度基本面修复­的趋势逐步确认,早周期行业已经上涨,四季度则重点关注银行­地产等低估的后周期板­块,历史上看这些行业在四­季度可能被资金追逐。

曾万平则认为,银行、房地产等强周期行业,在过去一年半涨幅较小,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复苏,在市场低风险偏好资金­的配置下,有望估值修复,但应买行业最好的或弹­性最大的公司,警惕低估值陷阱。

对于热门行业的投资机­会,曾万平认为,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云计算、消费电子等成长性较好­的行业依然值得重点关­注,但是由于过去一年半涨­幅很大、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或最­高位,建议在下跌中买入,降低投资风险。

 ??  ?? A股第四季度将会如何­演绎视觉中国图
A股第四季度将会如何­演绎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