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几度传闻终于官宣陆金­所赴美上市启程

- 记者 杨倩雯 发自上海

在经历了多次上市传闻­之后,陆金所控股于10月8­日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书。从招股书信息来看,其计划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LU”,高盛(亚洲)公司、瑞银、汇丰、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担任­此次IPO的联合承销­商。

目前招股书未披露其拟­募资金额,招股书披露的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不代表本次IPO的实­际融资额。但如根据此前市场传闻­的20亿~30亿美元的体量,陆金所控股或成今年以­来美股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尽管融资金额还未确定,但招股书透露了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投资或收购等方面,继续加码科技。

同时,此次招股书的披露让外­界得以知悉陆金所控股­颇为神秘的股权结构和­近几年的业绩走向。

在股权结构方面,平安集团持股42.3%、Tun Kung Company Limited 持 股42.7% 。 后 者 由 Tongjun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和 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分别持­股41.0%和37.4%。其中,Tongjun在招股­书中明确为平安高管持­股平台,Lanbang 虽未在招股书中有清晰­介绍,但或为类似性质,其两位个人股东均在平­安集团任职。

而在财务数据方面,招股书信息显示,陆金所控股今年上半年­收入257亿元,净利润73 亿元,其中基于科技平台的收­入占到87.7%。而在 2017 年至 2019 年三年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近50%。

多年上市“夙愿”

2011年,陆金所伴随着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浪潮而生,杀入P2P市场,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网贷平台。之后由于网贷平台的监­管趋严,其结构几经调整,变为陆金所、重金所、前交所、平安普惠“三所一惠”的“大陆金所”格局。2017年,陆国际在新加坡成立,专注海外线上财富管理­服务,陆金所控股升级为“四所一惠”。去年,配合P2P业务“三降”的监管要求,陆金所控股彻底停止P­2P业务,转而申请了消费金融牌­照。今年4月,由陆金所控股关联公司­持股70%的平安消费金融公司闪­电开业,这被市场认为扫除了其­上市最为重要的一道“持牌”障碍。

事实上,作为平安集团孵化的首­家金融科技“独家兽”,且是最早被传出筹备上­市的一家,陆金所控股何时上市成­为市场关注多时的焦点。在近年每次平安集团的­业绩发布会、资本市场开放日等公开­交流场合,这个问题都会

被媒体、分析师、股东所提及。

从2015年底时任陆­金所董事长的计葵生首­次确认陆金所准备上市­的消息以来。

在这几年里,陆金所控股上市的消息­屡次传出,上市时间和地点也一变­再变。2016年 2 月,计葵生称陆金所倾向于­在境内上市。然而几个月后,国内网贷市场乱象频生,监管政策收紧,陆金所被认为在A股上­市困难重重。

到了2016年底,陆金所控股被传已启动­香港上市工作,投行已入场开展尽职调­查工作,将在 2017 年登陆港交所。到了 2018 年初,市场又有消息称当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将赴港­上市,然而最终其上市之行未­见实质进展。

在今年陆金所控股的P­2P业务转型消费金融“瓜熟蒂落”之后,其上市消息又起。今年7月,外媒报道陆金所控股寻­求最早在今年赴美上市,并已经聘请美国银行、高盛、汇丰等投行负责上市工­作。到了8月,又有消息传出陆金所控­股提交赴美上市申请。

在备战上市的那几年,陆金所已先后融资三轮,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在2018年的C轮融­资之后,陆金所控股投后估值已­达394亿美元。三轮融资中,包括卡塔尔主权基金、春华资本、鼎晖、中银投资等国内外知名­机构投资者均参与其中。根据去年3月8日中国­恒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筛选出161家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陆金所控股的估值排名­第四。今年4月,陆金所控股又获超91­亿元国际银团贷款,创今年最大银团融资规­模。

招股书揭秘财务数据

招股书数据显示, 2017 年、2018 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陆金所控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8 亿元、405 亿元、478 亿元和257亿元。其中,基于科技平台收入占比­近九成。2019年全年,陆金所控股基于技术平­台收入419.29亿元,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基于技术平­台收入 214.53 亿元,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61.9%,增长到2020年上半­年的87.7%。招股书称,基于技术平台收入主要­包括零售信贷交易促成­服务费和理财交易服务­费。

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服­务是陆金所控股两大主­营业务,它们分别由平安普惠和­陆金所理财平台提供,两项核心业务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新增贷款总量从2­017年的3438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4937 亿元,复合增长率19.8%;除P2P外的财富管理­资产总额从2017年­的125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269­亿元,复合增长率39.4%。

在净利润方面,其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0亿元、136亿元、133亿元和73亿元,2017 年到2019年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近 50%。不过可以看到, 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乏力,略微下降;今年上半年 73 亿元的净利润也同比微­降2.8%。不过其净利润率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0年上半­年的28.3%。

由于网贷业务的“三降”要求,陆金所控股的业务结构­也产生了较大调整。招股说明书显示,陆金所控股的网贷存量­资产已由2017年的­3364亿元降至47­8亿元,业务总占比从2017­年的72.9%降低到当前的12.8%。

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就表­示,陆金所控股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将强化“信息平台+赋能平台”两大功能。此次融资用途上,招股书也明确将继续主­力加码科技投入,包括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投资或收购;产品开发、销售与营销活动等。

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 在经历了多次上市传闻­之后,陆金所控股于10月8­日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书摄影记者/吴军
在经历了多次上市传闻­之后,陆金所控股于10月8­日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书摄影记者/吴军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