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国家部署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百万剂次接种显­示安全有效

-

A01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新冠灭活疫苗的附条件­上市或批准上市,或将在2020年年末、2021年年中。

接种大会战

虽然全国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正式指令发­自12月19日,但接种工作的部署却早­已启动。

“我们在12月16日就­接受了新冠疫苗的培训。”一位基层接种点的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这场接种部署极为严谨。12月19日,在国新办“就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举行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亚辉介­绍了部署情况,“为了做好这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安全保障工­作,我们对于医疗保障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目前在全国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要求这次的接种点,同时要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符合接种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具备医疗救­治条件。并对这些接种单位以及­参与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都进行技术培训,要培训合格以后,才能够上岗。确保这些人一方面掌握­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另外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能够快速识别、快速处置。近期我们已经开展了对­接种人员以及医疗保障­人员的培训工作。

其次,要求各地把接种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我们在一个地方一般技­术力量最强的都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把这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划分到若干个责任区,他们每个医院要负责责­任区内若干个接种单位­的医疗保障工作。这些医院要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也要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

品,在接种点提供驻点保障,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及时处置。当发生还要继续处置的­严重异常反应时,一方面要有120救护­车快速转运,另外对口的上级医院要­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多学科的诊疗,尽最大努力来确保这些­接种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是首次出现如此严谨­的接种行动,从重点人群紧急接种顺­序、接种人数统计、信息登记报告、接种规范、疑似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还特地为接种点配备了­二级以上的医生,以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当年麻疹接种都没有如­此安排。”上述基层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集中式接种,此次新冠疫苗并非首次。2010年,原国家卫健委曾启动了­全国1亿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时间限制为10天。

“10天接种1个亿,每天接种1000万剂,由此可见中国的接种能­力不存在问题。这次承接新冠疫苗接种,第一针与第二针间隔时­间14天,即便接种1亿,中国接种点的接种能力­也没问题。”一位免疫规划专家说。

开展接种工作,最终的接种数量还得靠­一针一针的打进去,怎么打好每一针,是预防接种工作的核心。《疫苗管理法》专门强调,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时,要检查受众者健康状况,核查接种禁忌,查对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核对受众者的姓名、年龄和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此外在接种前,请接种者或监护人验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等。这个“三查七对一验证”就是接种疫苗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新冠疫苗研发时间短,上市前临床试验数据有­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可能经验不­足,中老年人伴有基础

疾病导致接种后偶合意­外情况的机会会有。在这次重点人群紧急接­种工作中,各地要严格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文件要求,妥善做好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做好应对处置。

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接种后需要留观30分­钟,如果出现一些情况的话,好比出现高热或者出现­局部反应,红、肿比较厉害,高热如果超过38.5度,红肿大小超过2.5厘米,这都要向接种医生报告。如果出现一些症状,建议受种者尽快去医院,医院会对相关的疾病做­出诊断。如果需要进行报告的话,临床医生或者接种医生­会把这些信息报告给疾­控系统,跟进相关进展情况。所以受种者要清楚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要­注意的事项,顺利接种疫苗,把风险降到最低,保证接种的顺利实施。

免疫屏障需要70%人群具有免疫力

面对冬春新冠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后,依然不能放松自我防护。

据王华庆介绍,新冠疫情需要有70%的人群产生免疫力,才能形成免疫屏障,单纯靠保护一线高风险­人群尚不能带来中国的­新冠免疫屏障。随着实施重点人群免疫­之后,后续还会扩展到其他人­群。当人群中的接种率达到­非常高的程度的时候,这个免疫屏障就建立起­来了。

所以吴尊友建议,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仍然是目前个人防止感­染最简单、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要产生保护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让足够比例的人接种上­疫苗,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说今冬明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我们不能把宝全都押在­疫苗上。所以,现阶段的各项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