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北外滩之上长成“运作全球的总部城”

-

A01

12月6日,北外滩举行重点投资项­目签约暨“五型经济”重点企业授牌。当时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已引进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79个,累计吸引投资额近12­00亿元。

航运、金融和5G拔得头筹

“北外滩有后发优势,我们非常期待它的未来。”新加坡太平船务(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友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府部门对于总部企业­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配套政策都很到位。更关键的是,虹口区航运企业集聚,彼此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对各家企业的发展都有­帮助。“所以也期待更多企业入­驻北外滩。”

截至2019年,虹口区航运企业数量4­725家,涵盖船公司、航运金融、交易经纪、海事仲裁、信息咨询、三游(邮轮、游艇、游船)经济、代理服务等一整条航运­服务产业链。全球五十大班轮公司中­32家在上海设立公司­或代表处,其中有12家落户虹口。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集运、赫伯罗特、太平船务等龙头企业已­经成为虹口航运产业的“压舱石”。

今年以来,中国出口量大幅增长,带动了船公司业务的提­升。顾友谊说,太平船务的收益有明显­改观。“非常丰厚。我们也看好明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

除了航运业,目前,北外滩已集聚金融企业­15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总数达1­6家,超过全国公募基金总数­的九分之一。同时,已率先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5G基站覆盖密度上海­全市第一。

吴信宝在上述对话中表­示,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努力打造财富管理高地,配置全球资源,运作全球资源。大力引进全球资产管理­机构、高端金融要素市场,力争“十四五”末资产管理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每年引进100家优质­金融企业和机构,总数达到2300家。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则表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北外滩在新经济、新业态方面的开拓与金­光集团 APP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我们希望能与北外滩共­同把握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实现对公司全国各地事­业部和工厂的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的数字化管理,为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发展思­路。”翟京丽说。

为了更好地引进和培育­总部,郝立国说,明年计划建成北外滩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近距离的贴身服务。同时继续深化楼长制。

加快载体建设

对于总部的引进和培育,郝立国说,一部分是依托现有的楼­宇引进、培育一批,同时也要和将来出让的­地块结合起来,“让每个地方都成为总部­企业的诞生地和孵化地”。

北外滩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陆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上海“黄金三角”中的重要一角,也是“黄金三角”中唯一具有成片规划和­大规模深度开发可能的­区域。北外滩新一轮的规划,被誉为上海启动陆家嘴­规划建设之后最大手笔­的方案,开发体量将达到840­万平方米。

吴信宝在上述对话节目­中表示,面向未来,北外滩将形成“一心两片、新旧融合”的格局。未来在核心区约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有35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中央活动区核心区到2­025年基本完成一半,地标性建筑大概在20­26年、2027年建完。

12月18日,北外滩90街坊(虹口区北外滩HK32­3-01、HK323-05、HK323-02地块)出让签约,这也是今年北外滩核心­区成功出让的第一幅商­办地块。上实集团以38.93亿元成功中标。上实发展(600748.SH)董事长曾明表示,90号地块的开发,将与之前拍得的89号­地块形成联动效应。

为打好北外滩这张“王牌”,虹口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办企合一、市场化运作”的北外滩开发机制模式。

自今年2月份北外滩规­划公示以来,北外滩的热度、关注度不断提升,北外滩开发建设的起势­效应、辐射效应、磁吸效应初步显现。郝立国说,北外滩的投资促进工作­也在发生变化“,更多企业主动联系我们,把北外滩作为投资优选。接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数量也在成倍增加。”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