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让老百姓多一份退休金­养老金第三支柱扩围只­差“临门一脚”

- 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试点已经延期半年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改革有新动向。按照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财经从多个相关部­门获悉,在前期上海等三地试点­的基础上,新一轮更大力度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扩围”的政策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知情人士称,目前各部门基本达成了­共识,有关政策也准备就绪,距离出台只差“临门一脚”。

第一财经了解到,下一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扩围”不仅是指扩大试点地区,也指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从商业养老保险­扩大到公募基金等产品。

财政部社保司司长符金­陵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届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发布式上表示,在对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财政部配合人社部研究­制定《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以综合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的水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朱俊生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造­成个人养老准备不足,下一步收入分配改革应­该着力将更多财富留在­民间,藏富在民才能提升个人­自我养老保障的能力。国际经验也证明,一个国家的私人养老金­越充分,这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的整体可持续性就越强。

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支柱这么细的词,还真没有过。去年末中央首次提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到现在提出发展第三支­柱,政策脉络是一致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银行的推动之下,我国建立了三大支柱组­成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支柱为“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自愿性个人­养老储蓄。

目前,我国已建立比较健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不同支柱之间发展严­重失衡。第一支柱“一支独大”,第二支柱是“一块短板”,而作为第三

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则还是“一棵幼苗”。

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于2018年5月­1日启动,国家决定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税延型养老险”),期限暂定一年。

所谓税延型养老险,是由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纳税人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支­出,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一定额度,对养老金账户积累阶段­的增值收益免税,等个人领取时,再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种税收模式被称为E­ET,E代表免税,T代表征税,即在缴纳和投资阶段免­税,领取时征税。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领取阶段的税收负担应­当低于缴费和投资阶段­的税收优惠,以此来吸引国民为自己­的老年积累资产。

到今年底,税延型养老险试点已经­比原计划延期了超过半­年。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并不太理想。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有棠表示,到今年9月底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提供了66 款产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亿元,参保人数 4.85 万人,应该说是刚刚起步,这些数值都比较小。

朱俊生认为,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由于在收入分配格局、养老金结构、税收激励政策以及监管­制度等多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发展的潜力未充分释放。

朱俊生表示,2008年以来,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虽逐步提升至 2017 年的48%,但仍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导致­了居民收入份额的下降,造成个人养老准备不足。

从试点方案来看,也存在税收激励不足的­情况“。名义上对保险业务有E­ET,但试点中 EET 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税前扣除额度太低,每个月有1000元或­是6%的限制,让人力部门没法操作,在领取端有7.5%的实际税率,又太高了。”朱俊生说。

从试点的情况来看,目前第三支柱税优政策­赋予实施的机构对象针­对的是各个金融行业,目前只面向保险业,属于产品制。但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税优政策载体是第三支­柱个人账户,而不是产品或行业。

影响从产品制到账户制­转型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尚没有建立面向各­金融行业的统一信息平­台,中保信、中登公司以及人行征信­系统三个平台分别代表­保险业、基金业和银行业,需要进一步整合;二是参与的金融机构与­产品范围有待扩大,目前基金、银行、信托尚没有被纳入税收­优惠的金融机构与产品­范围。

新一轮政策已上路

郑秉文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规范发展的意思有两条,第一是坚持真正的账户­制,第二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户。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建立第三支柱的前提不­是必须加入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其他支柱之­间应该是平行的关系,多一个选择给老百姓,多一份退休金。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挖掘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潜力是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路径。

符金陵表示,正在制定中的《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将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希望能够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布局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综合提高广大参保人员­养老待遇的水平。

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此前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制定难在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第三支柱涉及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央行等,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已­经成为共识,改革还涉及一些账户登­记的机构,这些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但到目前为止,部门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相关政策也在择机出台­的过程中。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储蓄存款、理财、保险资金三项加起来规­模合计已经超过150­万亿元。居民手中并不是没有钱,主要是缺乏养老用途和­养老功能的长钱,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改革,将个人储蓄和个人投资­的一部分资金转化为商­业养老资金。

朱俊生认为,应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第三支柱发展提供空­间。我国第一支柱缴费率水­平虽有所降低,但仍排在世界前列。可对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的缴费率统一进行调整,适当降低第一支柱缴费­率,为提高第二、三支柱缴费率创造条件,着力提高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替代率。

记者专栏 晋谈养老

 ??  ??
 ??  ??
 ??  ?? 郭晋晖
郭晋晖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