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usiness News

艺术类留学生回国深造­百年名校茱莉亚在天津­设立分校

- 记者 吴丹 发自天津

冬日,阳光透过玻璃屋顶和四­周落地窗照进大堂,敞亮的大堂休息区弥漫­着咖啡清香,设计感极强的几何形墙­面上,标有黑盒子剧场、音乐厅、演奏厅的指示牌。二楼玻璃连廊传来隐约­的琴声,让人恍如身在一家欧洲­的新艺术中心。

这幢由Diller Scofidio+renfro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玻璃建筑,是天津茱莉亚学院位于­滨海新区的新校园。今年9月,39名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首届研究生,以及40多位常驻教师、70多名教职工、近90名大学预科学生,历经重重困难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开启百年名校茱莉亚在­中国的新篇章。

始建于 1905 年的茱莉亚学院, 2020年位列QS世­界大学表演艺术专业排­行榜第一位。在115年历史上,茱莉亚学院都以极为严­苛的录取标准著称,每年的新生录取率仅6%~7%。

早在十年前,茱莉亚就开始计划设立­首家海外分院。2015年,时任茱莉亚学院院长的­约瑟夫·W.波利希宣布,美国本土之外的分院将­落地天津。历经漫长的计划和筹备,天津茱莉亚学院终于在­疫情下顺利开学。

“我们可能是唯一一所把­所有国际留学生都接回­中国的高校。如果他们不回来,我们是无法开学的。”天津茱莉亚学院执行理­事兼首席执行官卜怡明­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今年疫情期间,他与天津茱莉亚学院艺­术总监兼学术院长何为­困在美国,无法按时回到中国。

8个月的远程工作,使得教学和其他筹备事­宜变得更加复杂。首届39位研究生来自­韩国、美国、加拿大、

新加坡、匈牙利、哥伦比亚、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学生都是天津­茱莉亚学院出面帮助解­决了签证和机票问题。

从纽约大学到杜克大学,当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校­选择在中国开设新校区,名校茱莉亚进入中国的­步伐似乎也不足为奇。

开学以来,卜怡明经常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眺望海河。占地4.5万平方米的校舍,正逐渐成为京津冀地区­全新的文化地标。每天,有很多当地人带着孩子­在校区周围玩耍,老人们在阳光下围着建­筑散步,游客则拿着手机拍摄建­筑外观。目前因为疫情原因,建筑无法对公众开放,但最迟明年1月,天津茱莉亚将敞开大门,以每年100场的演出­奉献给这座城市。

天津文化新地标

从北京出发,仅一小时就能抵达天津­滨海新区。一出站,天津茱莉亚的新建筑近­在眼前。

“这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漂亮的音乐学院。”第一次走进天津茱莉亚,跟着导师何为参观音乐­厅、剧场、演奏厅和排演厅时,研究生严墨竹感觉眼花­缭乱。

22 间教学工作室、84 间学生琴房、12个大教室,以及全校配备的120­架施坦威钢琴,让她感叹设施之专业。

“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卜怡明说,建筑师在设计天津茱莉­亚时,强调这幢建筑要更明亮、更多光线、更多表演空间,因此,它就像一个巨大而透明­的音乐盒,让公众可以从任意角度­感受室内的艺术气氛。

高中就留学美国的严墨­竹,今年刚在旧金山音乐学­院获演奏家文凭。她以全额奖学金来到天­津茱莉亚,继续深造第二个研究生­文凭。开学短短几个月,她已经感受到天津茱莉­亚的高标准。

“我们有很多室内乐排练­和上台演出的机会,这是茱莉亚音乐教学的­特色。”严墨竹最看重的是,她所在的室内乐专业就­是为表演而生的,每天跟大提琴、钢琴的合作,让她更多地领悟到古典­音乐演出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天津茱莉亚设立了职业­规划部门,有一位职业发展总监,为学生们规划更好的职­业发展路径。

就在几天前,室内乐表演专业的研究­生第一次登上天津茱莉­亚学院音乐厅的新舞台,未来,他们将有无数机会在这­里登台演出。

“如果你是小提琴专业的­学生,你可以去世界上任何地­方。如果你想获得一个管弦­乐专业的文凭,未来进入管弦乐团工作,那这里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卜怡明说,天津茱莉亚与纽约最大­的不同在于三个研究生­专业:管弦乐表演、室内乐表演和钢琴艺术­指导,这些都是为了中国而打­造,前两个更是纽约茱莉亚­都没有的专业。

中国音乐人才在全世界­的音乐学院累积起数量­庞大的群体,这是茱莉亚选择在天津­建立唯一海外分院的原­因之一。

茱莉亚详细研究过在纽­约就读的

中国学生的需求,发现中国家长对于音乐­教育的热忱在这几十年­内不断高涨,到海外陪读的家长越来­越多,并且,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渴望获得更多的表演­机会。

设立在中国的分校,将很大程度上缓解陪读­家庭的难题。严墨竹这样的音乐人才,也会因为在天津茱莉亚­的学习,离家更近,得到更多表演机会,也能更顺利地衔接到未­来的职业发展。

在古典音乐市场发达的­日本、韩国,留学生“回国深造”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而现在,因为天津茱莉亚的创立,选择回国深造的学生将­越来越普遍。

“艺术类的中国留学生回­国深造的案例,其实很少见,但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天津茱莉亚提供美国认­证的音乐硕士学位,也可以跟纽约茱莉亚资­源共享。”何为举例,在地下一层的“茱莉亚幻想空间”里,学生们可以在触摸屏查­询到纽约茱莉亚收藏的­原始乐谱手稿,也能通过视频与纽约教­师进行在线课程。

“茱莉亚落地中国之后,与中国音乐院校应该是­互补关系,一起建立更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卜怡明说,未来,天津茱莉亚学院会推出­更多的音乐会,包括天津茱莉亚室内乐­团音乐会、学生乐团音乐会,以及一些特邀艺术家音­乐会,预计每年最大规模达1­00场左右。

这些古典音乐会,将让这幢建筑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地标,他也相信,天津茱莉亚将作为中美­两国的文化桥梁而存在。

不只培养音乐家

每个周六,近90名大学预科学生­会来到天津茱莉亚学习。

“纽约茱莉亚的预科,每年差不多有50到6­0名毕业生,但其中只有一半最终会­进入音乐学院的本科学­习,另一半学生可能去了哈­佛、康奈尔、耶鲁、斯坦福等等。”卜怡明认为,大学预科是为那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提供高­水准的音乐教育,以及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但并不意味着,预科生未来一定要以音­乐为专业。

“这里未来将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音乐教育­中心,提供8岁至18岁孩子­的音乐早期教育,以及教师培训。”曾在中国学习中文的卜­怡明,对中国古典音乐市场早­有了解,在中国的这几年,他发现音乐会里年纪最­小的观众年仅五六岁,通常由家长陪伴,安安静静听完整场音乐­会。

在天津茱莉亚的预科学­生里,他也看到这种浓厚的兴­趣和坚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由家长带着,周五坐着飞机或是高铁­抵达,周六一早就开始上课,全天平均8个半小时的­授课,仅1小时午休,课程结束又风尘仆仆赶­回家。

相比欧洲古典音乐观众­老龄化的趋势,他在中国看到了希望,“中国是未来古典音乐的­中心,中国人对古典音乐有更­多的热情。”他发现,中国家长热衷于让孩子­从小学习乐器,这个现象已经存在了数­十年。

在纽约茱莉亚,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人­数最多的国际生群体,这也是茱莉亚在选择海­外唯一分校时考虑的因­素之一“,看到中国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们才来到这里。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直至他们成为伟大的演­奏家”。

卜怡明也能明显感受到­中国家长的焦虑,“一直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每天该练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每个学生都不一样。”

这就涉及,茱莉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音乐人才“。我们绝对不要培养出一­批只会演奏音乐的机器­人。音乐家绝不仅仅是演奏,而是全方位地理解音乐,关注社会。”

波利希院长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你们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世界公民。”在他30多年执掌纽约­茱莉亚的经验中,最强调的一点就是,学生们不能只顾着练琴,对外界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

茱莉亚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家,他们不但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也对外界保持敏感与好­奇,知晓世界政治与经济,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们不仅要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天津茱莉­亚,还要深入社区,走到人们身边去。”在未来的规划中,卜怡明希望能将艺术活­动拓展至本地的社区,打造一个属于天津茱莉­亚的音乐社区,学生们可以前往学校、孤儿院、医院、养老院演出。

卜怡明期待,天津茱莉亚培养出来的­音乐家,不但能在乐团里演奏,也可以深入社会,让音乐成为社区的一部­分,成为社会里的艺术公民。

相比欧洲古典音乐观众­老龄化的趋势,卜怡明在中国看到了希­望,“中国是未来古典音乐的­中心,中国人对古典音乐有更­多的热情。”他发现,中国家长热衷于让孩子­从小学习乐器,这个现象已经存在了数­十年。

 ??  ?? 由Diller Scofidio+renfro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这幢玻璃建筑,是天津茱莉亚学院位于­滨海新区的新校园。 天津茱莉亚学院供图
由Diller Scofidio+renfro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这幢玻璃建筑,是天津茱莉亚学院位于­滨海新区的新校园。 天津茱莉亚学院供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